[实用新型]多功能振动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2233.3 | 申请日: | 2010-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9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珍;韦锁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振动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振动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便携式通讯装置中的多功能振动器件。
【背景技术】
在移动电话等便携设备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产品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强,对于移动电话的音乐欣赏这一功能,为了使娱乐效果更强,出现了音乐带振动的模式,由此,微型多功能振动器件的发展也相应加快。
相关技术的多功能振动器件包括音膜、弹簧片、极芯、磁钢、音圈和盆架等。其中,所述弹簧片为圆形,所述极芯和磁钢亦为圆形,而音膜采用长轴和短轴不相等的结构。
因为音膜采用长轴和短轴不相等的结构,而弹簧片、极芯和磁钢为圆形,由于音膜结构的不对称性使得磁场在音膜上分布不均匀,导致频响曲线出现凹坑,失真曲线出现尖峰,从而使得相关技术的多功能振动器件的性能受到限制。
为了克服这个不足,实有必要对相关技术的多功能振动器件提出革新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性能更好的多功能振动器件。
根据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多功能振动器件,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振动器件,其包括磁路系统、悬挂所述磁路系统的弹簧片和支撑所述弹簧片的盆架,其中,所述弹簧片设有外臂、连接相邻所述外臂的外臂端、与所述外臂平行的内臂和连接所述外臂与所述内臂的弹簧臂,所述外臂设计成直条形,相邻所述外臂相互垂直,所述外臂端设计成弧形;所述弹簧臂设有弹臂身和与所述弹臂身相连的弹臂端,所述弹臂身位于所述外臂和所述内臂之间且与所述外臂平行。
优选的,所述弹臂端设计成弧形且连接同一所述弹臂身两端的所述弹臂端分别连接所述外臂和所述内臂。
优选的,所述外臂上设有注塑孔。
优选的,所述内臂上设有向所述弹簧片几何中心延伸的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包括极芯、连接在极芯下面的磁钢和放置所述极芯与所述磁钢的磁框,所述极芯和所述磁钢分别设有六个平面部,相邻两个所述平面部垂直连接。
优选的,所述多功能振动器件包括环绕所述磁框的质量环,所述质量环和所述磁框设计成分体。
优选的,所述多功能振动器件包括环绕所述磁框的质量环,所述质量环和所述磁框设计成一体。
优选的,所述质量环设有外侧面、位于所述外侧面上向所述质量环几何中心反向延伸的凸出部分,所述盆架设有内侧面,所述质量环的凸出部分与所述盆架的内侧面间设有竖间隙,所述竖间隙小于0.2mm;所述质量环的外侧面与所述盆架的内侧面间设有横间隙,所述横间隙大于0.2mm。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振动器件更大限度的发挥和提升多功能振动器件的性能,有利于多功能振动器件的性能改善,同时也满足客户对不同的多功能振动器件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振动器件的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振动器件的弹簧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振动器件中质量环与盆架的间隙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振动器件的磁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振动器件的极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振动器件的音圈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振动器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质量环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振动器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磁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振动器件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磁框与质量环一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振动器件1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振动器件1包括:音圈3、极芯4、磁钢6、磁框2与质量环9、弹簧片5以及盆架8和线路板7等,其中磁钢6位于极芯4下面并与极芯4相连,磁钢6和极芯4共同置于磁框2内,磁钢6、极芯4和磁框2共同构成磁路系统(未标号)。磁路系统由盆架8支撑。盆架8设有上表面11,线路板7嵌在上表面11上。磁框2和磁钢6间设有空隙10,音圈3位于空隙10内。质量环9围绕磁框2,质量环9、磁钢6、极芯4和磁框2共同构成振动单元(未标号),振动单元悬挂在弹簧片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2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请求进行加解锁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证明资料获取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