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2304.X | 申请日: | 201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9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登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75 | 分类号: | G05D23/275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曾树林 |
地址: | 4210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恒温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恒温控制箱内的温度控制,传统的办法是由人工观察温度计的温度,手动控制电源的通断,使用不方便。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利用温度计和反馈电路实现温度自动控制的装置,但普遍灵敏度低,可调范围小,工作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工作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恒温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恒温控制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是它的控制电路由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恒温箱主电路组成。交流电源经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后输出至稳压电路,恒温箱内温度的高、低变化,通过温度计电接点的通、断控制稳压电路中的继电器吸合、释放,串接在双向可控硅控制极中的继电器常闭触点动作,从而控制串接在恒温箱主电路中的双向可控硅关断、导通,保持箱内温度恒定在设定值。各电子元件安装在外壳内、面板上,引出电源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设计,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工作安全可靠,使用方便,适用于可控恒温箱内温度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电路方框图;
图3为控制电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整流滤波电路Ⅰ由电源变压器B、桥式整流电路Z、7812三端稳压块IC1、滤波电容器C1、C2组成,B初级输入回路中串接熔断器F、开关K,B次级两端分别连接Z输入端,Z输出端正极并接IC1输入端、C1正极,Z输出端负极并接C1、C2负极、IC1接地端,C2正极连接IC1输出端。稳压电路Ⅱ以TWH8751开关电路集成块IC2为核心组成,其中IC21脚串接电阻R2,R2另一端并接C2正极、电阻R1、R3一端、IC25脚、继电器J线圈一端、二极管D5负极,J线圈另一端、D5正极并接IC24脚,IC22脚连接R1另一端,IC23脚接地,R3另一端并接J的常闭触点J-0、常开触点J-2一端,J-0、J-2另一端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LCD1、LCD2正极,LCD1、LCD2负极并接地。温度控制电路Ⅲ包括电接点水银温度计T、电阻R4、J的常闭触点J-1,其中T的电接点分别连接IC22脚、接地,R4、J-1串接后的两端分别连接双向可控硅SCR的一主电极、控制极。恒温箱主电路Ⅳ由负载电阻丝Rf、双向可控硅SCR的二主电极串接组成,两端为交流电源输入端。各电子元件安装在外壳内、面板上,引出电源线。
本恒温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3所示,使用时,先将电接点水银温度计T调节到设定的温度值并处于锁定状态。当恒温箱内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温度计T的电接点断开,IC22脚呈高电位而截止,继电器J不吸合,双向可控硅SCR被触发而导通,负载电阻丝Rf通电加热,同时LCD1点亮。当恒温箱内的温度上升达到设定值时,温度计T的电接点连通,IC22脚变为低电位而导通,继电器J吸合,其常开触点J-2闭合、常闭触点J-0、J-1断开,LCD2点亮、LCD1熄灭,双向可控硅SCR关断,负载电阻丝Rf断电停止加热,从而自动控制箱内温度恒定在设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未经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23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形化车载终端设备
- 下一篇:连续通过式智能自行小车输送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