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2319.6 | 申请日: | 201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3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蔡爱暻;李泰喜;孙永福;芮圣民;严润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08 | 分类号: | D06F3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涤装置。更为详细的说是,涉及在进行清洗作业时,能够通过与供水阀门直接连接的喷射结构将洗涤水直接供给至洗涤物,从而能够提高清洗效率的洗涤装置的实用新型。
背景技术
通常而言,根据洗涤物投放方式的不同,洗涤装置大体上可分为顶置型(toploading type)和前置型(front loading type)。其中,顶置型洗涤装置又可以细分为:在洗涤及清洗过程中滚筒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滚筒内部的搅拌器(pulsator)旋转的方式。
前置型洗涤装置和滚筒旋转的顶置型洗涤装置大体上是由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形成洗涤装置外观的壳体;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侧,用于储存洗涤水的外槽;自身可旋转的设置在上述外槽的内部的滚筒。其中,洗涤物将收容于上述滚筒的内部。此时,内部收容有洗涤物的滚筒将以与洗涤装置的设置面水平或者垂直设置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对洗涤物进行洗涤、清洗、脱水等处理。
在依据以往技术的滚筒式洗涤装置中,外部供水源提供的洗涤水是经由洗涤剂盒流入到外槽的内部。此时,流入到外槽内部的洗涤水将聚集在上述外槽的下侧。之后,聚集的洗涤水是由循环泵重新喷射到洗涤物上。
但是,依据以往技术的洗涤装置存在如下问题。即,洗涤水是由循环泵喷射到洗涤物上,因此,在蓄水量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将很难利用循环泵抽吸(pumping)洗涤水。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不仅用水量少,而且还能够提高清洗效率的洗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涤装置,在进行清洗作业时,能够通过与供水阀门直接连接的喷射结构将洗涤水直接供给至洗涤物,从而能够提高清洗效率。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洗涤装置,其特征是,由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形成洗涤装置外观的壳体;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内侧,用于储存洗涤水,并具备有喷射循环的洗涤水的循环喷嘴及能够喷射蒸汽的蒸汽喷嘴的外槽;自身可旋转的设置在上述外槽的内侧,用于收容洗涤物的滚筒;与外部供水源相连接,用于调解洗涤水的供给量的供水阀门;与上述供水阀门直接连接,用于输送洗涤水的直连接供水管。
前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直连接供水管的一端与上述供水阀门直接连接,另一端则向上述外槽的前方上侧延长。
前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直连接供水管包含有能够向上述外槽的内部喷射洗涤水的喷射喷嘴。
前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直连接供水管与设置在上述外槽的前方上侧的上述循环喷嘴或者上述蒸汽喷嘴相连接。
前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是:在对洗涤物进行清洗作业时,上述滚筒以脱离防止速度进行旋转的状态下,洗涤水将通过上述直连接供水管供给。
前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脱离防止速度是指,上述滚筒旋转时洗涤物不从上述滚筒的内壁脱离的滚筒转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洗涤装置中,由于洗涤水能够通过与供水阀门直接连接的喷射结构直接供给到洗涤物,因此,用少量的洗涤水也能够满足清洗作业所需的用量,从而提高了清洗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洗涤装置的断面图。
图2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洗涤装置的模式图。
图3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洗涤装置的平面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10:壳体(cabinet) 20:外部供水源
200:外槽(tub) 300:滚筒(drum)
400:供水阀门 410:直连接供水管
412:喷射喷嘴 500:蒸汽生成器
510:蒸汽供给管 520:蒸汽喷嘴
600:供水软管 610:洗涤剂盒
620:洗涤剂投放部 700:循环泵
710:循环软管(circulation hose) 720:循环喷嘴(circulation nozzle)
800:排水泵 810:排水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23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材料低温物性测量装置
- 下一篇:沥青与集料界面粘附力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