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偏磨耐高温复合抽油杆扶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2636.8 | 申请日: | 201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1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郑亮;田播源;陈健;李国玉;王今宇;刘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汤琦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偏磨 耐高温 复合 抽油杆 扶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热采抽油井生产过程抽油杆扶正的井下器具。
背景技术:
抽油杆扶正器是防止或减轻抽油井生产过程中抽油杆与油管发生偏磨的常用工具。目前,现场通常采取两种措施提高、改善抽油杆扶正器的耐偏磨耐高温性能,一是采用尼龙、填充四氟乙烯等传统高分子材料制造扶正器,此种扶正器耐磨性能优异,但耐热性差,不能应用于石油热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环境;二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滚轮、钢球及耐磨接箍等扶正机构,此种扶正器耐高温,但金属材料摩擦时易产生金属粉末,严重影响有杆抽油泵的寿命。另外,近期也有采用聚醚醚酮树脂制成扶正器(ZL200720010204.9),此种扶正器在高温环境中硬度、耐磨性能及抗变形能力有所下降,影响使用寿命,而且此种材料价格昂贵,制作成本、维修费用较高,因而使用规模受到限制。同时,由于部分抽油井斜度较大及砂卡等原因,造成传统扶正器不能转动,导致单侧扶正体过度磨损,使其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应热采高温环境且耐磨性能好的防偏磨耐高温复合抽油杆扶正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此种抽油杆扶正器由导轨式下接头、复合 扶正体、上接头、N形导向滑道、柱销、短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酮(PEK)复合物、星形凹槽铸铁芯组成,其结构、组装关系如下:复合扶正体套装在导轨式下接头中段,导轨式下接头上端以螺纹与上接头相连接,导轨式下接头上设有N形导向滑道;复合扶正体内壁镶有柱销,柱销与N形导向滑道相配合;复合扶正体中间层为星形凹槽铸铁芯,铸铁芯内、外表面凸起部分注压一层短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酮(PEK)复合物。使用时,将此种扶正器组装在抽油杆柱上随之下入井内,在抽油杆柱上下往复工作过程中扶正体与油管壁摩擦时,扶正体内壁柱销沿N形导向滑道滑动,使扶正体绕导轨式下接头作圆周转动,扶正体摩擦均匀,从而大幅延长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采用了短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酮(PEK)复合物作为扶正体的耐磨层,使其耐磨耐热性能显著提高,有利于使用寿命的延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短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酮复合物作为扶正体耐磨层,使其硬度、耐磨性能、抗变形能力及耐热等级均有所提高,由于采用复合结构,因而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特别适合于石油热采的有杆抽油井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扶正体的A-A剖视图。图3为星形凹槽铸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加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导轨式下接头1、复合扶正体2、上接头3、N形导向滑道4、柱销5、短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酮复合物6、星形凹 槽铸铁芯7组成,其中,耐磨耐高温复合扶正体2为复合结构,中间层为星形凹槽铸铁芯7,铸铁芯7内、外表面凸起部分注压一层短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酮复合物6,注压时铸铁芯7须预热,预热温度为340~370℃,并保持1~5min。注入短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酮(PEK)复合物6时,选择一定的锁模力和注射力,保证短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酮(PEK)复合物6的密度;成型后进行定性处理,处理温度为340~370℃,处理时间为5~10h;铸铁芯7表面粗糙并含星型凹槽,保证铸铁芯7与短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酮(PEK)复合物6结合牢固,受力时不会错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26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取放的井口油管扶正器
- 下一篇:近满眼钻井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