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聚热集能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3385.5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1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秦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寿生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F24J2/24;F24J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光伏聚热集能瓦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阳光能源同时转换成电能和热能的可再生能源部件——太阳能光伏聚热集能瓦。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太阳能转换器有热和电转换器不能将同一采光面积的阳光转换成热和电分别输出,如热转换的聚光式、真空管式、平板式等只能将阳光在全谱吸热层上转换成热能生产热水,光伏硅晶片、太阳能光伏膜只能将阳光转换成电能输出。前者的热效率在60%以下,后者的电转换率在15%以下且剩余光能在褐黑色硅晶片、光伏膜上被转换成热能这种余热使载板温度可高达200℃靠自然降温成为设备的有害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聚热集能瓦能将同一采面积的阳光转换成电能和热能分别输出储存使阳光总转换率提高到60%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太阳能光伏聚热集能瓦是有序固定在按模数优化设计的集能箱内,阳光透过箱口盖板玻璃照射到瓦外层弧面的硅晶片上将约15%的光能转换成电能经集电线路输入蓄电装置,剩余的光能被硅晶片转换成热能与晶片间隙透过的阳光在瓦内弧面全谱吸热层上再统一转换成热能随即由镜面反射层辐射到置于弧面焦点处的吸热管组上生产热水输入保温储水箱,从而实现了电热双收提高转换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太阳能光伏聚热集能瓦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集能箱中的安装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1.集能箱外壳2.盖板玻璃3.全谱吸热层4.镜面反射层5.瓦体6.光伏硅晶片7.吸热管组8.镜面反射底板9.瓦体支撑玻璃10.集电条11. 输电插口12.插入式接口13.压紧联结片14.接头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光伏硅晶片(6)在阳光作用下产生的光伏电流经集电条(10)输电插口(11)输入箱外蓄电装置,瓦体(5)是抗候耐热的优质玻璃与模数化集能箱匹配的设定尺寸如厚度×弦径×长度=2.5×180×900毫米和长×宽=2.16米×1.00米=2.16平方米的集能箱匹配,瓦状结构的内弧面镀涂全谱吸热层(3)和镜面反射层(4)将硅晶片在阳光下转换的余热与晶片间隙透过的阳光统一转换成热能随即经镜面反射层(4)以热辐射的形式加热置于内弧面焦点处镀涂有全谱吸热层的吸热管组(7)生产热水输入保温储水箱,为此集能箱的阳光转换率电+热可达60%以上。图2所示集能箱的安装情况及箱体结构图中,箱口盖板玻璃(8)是优质刚化玻璃厚5毫米保护瓦体(5)不受冰雹、小型物体及雨水的侵袭,集能箱外壳(1)是不锈钢薄板整体冲压成形其中充填发泡聚脂隔热,内沿边框卡台上安放瓦体支撑玻璃(9)集电条(10)保证有序的固定瓦体(5)使光伏电流集结导出及第二层隔热作用,输电插口(11)在箱体外壳边沿与集电条(10)接通;集能箱、吸热箱组、循环水管采用插入式接口(12)压紧联结片(13)及接头芯管(14)紧密联结有利于将集箱能组合成电、热水(水暖)工程施工安装中精准快捷、集能箱底设置的镜面反射底板(8)是高光洁度厚0.3毫米的不锈钢薄板,与瓦体(5)内弧面的镜面反射层(4)共同组成镜面反射空间保证热辐射充分被吸热管组(7)吸收和物理隔热。
上述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装配的集能箱经模数优化设计确定尺寸后可作为标准件生产,尤其适用于生态、绿色、低碳的别墅工程可实现能源全自给,用于高档建筑物的热力采暖工程中可实现自带电源、全智能节能减排低碳绿色的的高标准要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寿生,未经秦寿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33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驱动式螺旋叶片大豆精选机
- 下一篇:一种羊奶洗手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