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风晾衣杆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3842.0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0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施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F57/08 | 分类号: | D06F5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高泉生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风 晾衣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涉及一种防风晾衣杆。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晾衣杆主要包括传统的竹竿晾衣杆和可以升降的不锈钢晾衣杆。但是,无论哪一种晾衣杆都无法避免在刮风天气时,晾晒物被大风刮走的情况。特别是对于现在依旧住在老式公寓楼的居民,在面对大风的天气中,绝大部分居民采用的是使用夹子来对晾晒物进行固定,但也带来很多的不便。
中国专利申请200420079190.2公开了一种晾衣杆,其具有表面轴向线槽,在所述的线槽内插有具有衣架孔的插块。但该晾衣杆仅适于衣架的防风,也不能用于大型晾晒物的防风固定。
中国专利申请200820064766.6公开了一种多节式伸缩晾衣杆,但不具有防风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不仅能防风固定,而且还能折叠收放的防风晾衣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防风晾衣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长杆体,所述两根长杆体的第一端通过铰链连接,第二端通过一卡扣装置卡接。
所述两根长杆体之间设置有缝隙。
所述两根长杆体的长度相等,第二端为把手端,所述把手端通过所述卡扣装置卡接。
每根长杆体由若干节短杆体以及相邻两短杆体的折叠机构构成。
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一块连接板以及用以将连接板与短杆体连接的销轴,在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以及短杆体与连接板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相对应的销孔,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的销孔,使所述短杆体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所述长杆体的径向截面为圆形、半圆形或矩形。
所述卡扣装置为一套环。
两根长杆体为不锈钢钢管或塑料管制成,结实耐用,不易生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晾衣杆进行改造,利用两根半圆柱的间隙加紧衣被,达到固定衣被的作用,即使在刮风天气衣物也不易被风刮走。而且在防风衣杆上设置了折叠机构,使得衣杆能够折叠,使用方便,不占地方,便于收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4为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看图1,防风晾衣杆300,包括两根长杆体,分别是第一长杆体100和第二长杆体200,并且第一长杆体100的长度与第二长杆体200的长度相等。第一长杆体100与第二长杆体200的第一端400通过铰链连接,第二端500通过一卡扣装置800卡接。同时第二端500为把手端,把手端通过卡扣装置800卡接,卡扣装置800为一套环810。
第一长杆体100和第二长杆体200之间设置有缝隙600,将衣物夹在缝隙600内,方便晾晒。
长杆体的径向截面为圆形、半圆形或矩形。
使用时,先将第一长杆体100和第二长杆体200打开,将衣物夹紧在的第一长杆体100和第二长杆体200之间的缝隙600,然后再将卡扣装置800的设置在第一长杆体100上的套环810套住第二长杆体200,从而将第一长杆体100和第二长杆体200的位置固定,然后进行晾晒。使用完毕,将套环810从第二长杆体200上取下,再将根第一长杆体100和200打开,然后取出衣物。
防风晾衣杆300优选为不锈钢或塑料材料,具有坚固、防锈、不易变形的特点。
实施例2:
参看图2,防风晾衣杆300,包括两根长杆体,分别是第一长杆体100和第二长杆体200,并且第一长杆体100的长度与第二长杆体200的长度相等。第一长杆体100与第二长杆体200的第一端400通过铰链连接,第二端500通过一卡扣装置800卡接。同时第二端500为把手端,把手端通过卡扣装置800卡接,卡扣装置800为一套环810。
第一长杆体100和第二长杆体200之间设置有缝隙600,将衣物夹在缝隙600内,方便晾晒。
长杆体的径向截面为圆形、半圆形或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38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