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网焊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4164.X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3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军;侯爱山;刘占辉;汶浩;李生智;钟文海;张大鹏;张东斌;贾晨光;赵红学;王振丰;肖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廊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00 | 分类号: | B23K11/00;B23K11/30;B23K11/36;B23K11/24;B23K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白云 |
地址: | 065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网 焊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网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金属网焊接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将两根钢筋置于上下电极之间,上电极通过气缸对钢筋施加一定的压力,当上下电极之间有电流通过时,两根钢筋的交叉点部分,由于电阻热而升温,直至熔化形成熔核,焊接完成后,电极持续加压一段时间,熔核进一步凝固。这样两根钢筋之间形成的熔核把他们牢固的连接在一起,焊接方式采用的是直回路式,电流先通过其中一个下电极,再通过要焊接的钢筋传给上电极,两个上电极通过电流桥连接,另一个上电极再把电流通过另一个要焊接的钢筋传给另一个下电极,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所以焊接时必须是相邻的两个电极同时焊接,当产品规格变化时,两个电极的位置必须做机械调整。
现有的金属网焊接装置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当焊接网片规格变化时,需要整体调节,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
2.焊接回路为桥式回路,电力损耗过大,焊点不均匀;
3.电极块虽能多面使用,但是仍然比较浪费,电蚀后的电极表面与电极座表面接触不好,影响焊点质量,并且每个电极块单独固定,更换调整比较麻烦,而且浪费时间;
4.电极连接电缆线虽采用水冷型式,但水垢积聚在电缆线内,无法清理,使得电缆线锈蚀严重,影响冷却及导电效果,进而影响到焊点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网焊接装置,要解决焊接规格变化时,电极块的调节方式复杂、工作效率低、焊点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这种金属网焊接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有增压气缸、上电极冷却系统、上电极座、上电极块、下电极块、下电极座、下电极水冷电缆、焊接变压器及下电极冷却系统,所述增压气缸为串联式增压气缸,串联式增压气缸与上电极座之间安装有电极防转机构,上电极冷却系统与上电极座内部连通,由软铜排电缆、上电极块、下电极块、下电极水冷电缆及焊接变压器连接成焊接回路;
所述上电极座和下电极座分别固定于电极中间连接座的上、下两侧;在上电极座和下电极座相对的斜面上,头部相对倾斜固定有上电极块和下电极块,上电极座的斜面上开有一道电极块滑槽,电极块滑槽的两侧槽壁为向外缩口形,由螺钉穿过上电极压紧块将左右两个上电极块固定于上电极座的电极块滑槽内;上电极压紧块为楔形,左右两个上电极块为形状对称的条状结构,其头部有焊接斜面,其一侧长边带有与电极块滑槽槽壁相契合的三角豁口,另一侧长边带有与上电极压紧块形状相契合的斜面;
所述下电极块的形状及与下电极座的连接形式均与上电极座相仿,下电极座向下与下电极水冷电缆连接,下电极水冷电缆为铜管结构,铜管内部为水流通道,铜管底部连接有接嘴,接嘴与下电极冷却系统连接,铜管外壳与变压器连接。
所述电极防转机构由固定板、导向套、导向杆和气缸连接块构成,固定板连接于串联式增压气缸底面,固定板底面再与气缸连接块连接,气缸连接块一侧由导向套与导向杆连接,导向杆顶部与固定板连接。
所述上电极座和下电极座上均设有固定电极压紧块用的凹槽,上电极压紧块和下电极压紧块上均设有与之相契合的凸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焊接机构采用串联式增压气缸,该气缸可比原来的普通气缸压力增加一倍,并且增加了电极防扭转机构,使气缸运行更可靠,延长了电极使用寿命。
2、电极块设计的小巧,并且密集化排布,解决了焊接规格变化时,电极块的调节工作。当产品规格变化时,上下电极无需调整,较原来的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将电极块设计成异型,采用压块式固定,固定调整都比较方便,电极块能够重复使用。当电极块磨损后,在原有工作表面基础上向下加工掉已磨损电蚀的部分,然后将上电极块(下电极块)向下(向上)移动再固定,继续进行使用。另外,在下电极无法固定使用的电极块可以调整移动到上电极部分继续使用,这样电极块的使用寿命提高了5倍。一个压紧块同时固定两个电极块,将电极块的更换调整时间提高了一倍。
3、增加了电极防扭转机构,该机构在气缸一侧增加了导向杆,使气缸连接块在气缸伸缩工作时不发生转动。
4、上下电极座及电缆线增加了水冷系统,较以前的风冷方式冷却速度更为快速有效,提高了焊接质量,并且解决了由于焊接电极和电缆导线过热造成的电极块磨损严重以及上下电极座和电缆导线寿命降低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廊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廊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41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