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酸冷却器及其配套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4252.X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9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董银姬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银姬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H01M2/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冷却器 及其 配套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充电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内部液体冷却装置及与该装置配套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力相对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具有清洁、环保、高效的优势,并且早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然而,作为电力能源的重要储存设备——蓄电池,却一直因为充电时间过长而严重影响使用的便捷性。尤其在大型交通设备领域,蓄电池的体积和容量都较大,充电时间长,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鉴于此,为缩短充电时长,即需加大充电电流,然而电流增大后,蓄电池的升温速度也随之加快,由此产生的散热不良,极易引起蓄电池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损坏。以铅酸蓄电池为例,其传统的充电散热方法包括风冷法和水冷法两种,即采用空气流动或液体流动的形式带走蓄电池外壳上的热量,这种散热方式效率较低,并且冷却不均匀,无法对蓄电池内、外部进行同步降温,导致较大温差的产生,更易对电池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蓄电池酸冷却器及其配套冷却系统,便于在充电过程中将蓄电池内的液体吸出冷却后再重新注入,使蓄电池散热均匀。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蓄电池酸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入酸管和出酸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蓄电池酸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基座为圆盘形,入酸管和出酸管贯穿基座,基座的周壁上套装密封圈。基座上设置弹卡。
一种蓄电池酸冷却器的配套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将蓄电池酸冷却器的出酸管连接泵体,泵体连接冷却池,冷却池通过控制器连接蓄电池酸冷却器的入酸管。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电池酸冷却器插入蓄电池上口中,出酸管通过管路连接泵体,能够将蓄电池内的液体吸出至冷却池降温后,再通过控制器经由入酸管,将液体重新注入到蓄电池中,解决了充电过程中蓄电池内外冷却不均的问题。
2.蓄电池酸冷却器的基座上设置密封圈和弹卡,能够稳固的安装在蓄电池上口中,便于液体的循环冷却运作。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简便,适宜工业化生产和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电池酸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
1.入酸管,2.出酸管,3.基座,4.密封圈,5.弹卡,6.蓄电池,7.管路,8.泵体,9.冷却池,1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蓄电池酸冷却器,在圆盘型的基座3上安装入酸管1和出酸管2,入酸管1和出酸管2贯穿基座3。基座3上套装密封圈4,沿基座3四周均匀设置四个弹卡5,由此,可使得蓄电池酸冷却器能够稳固的安装在蓄电池6的上口中,便于循环冷却运作。蓄电池酸冷却器插入蓄电池6的一端,出酸管2的长度大于入酸管1的长度,出酸管2的长度以能够伸入并吸出蓄电池6内的液体为宜。
如图3所示的冷取系统结构示意图,将蓄电池酸冷却器插入蓄电池6的上口中,出酸管2通过管路7连接泵体8,泵体8连接冷却池9,冷却池9通过控制器10连接入酸管1。在使用时,启动泵体8,可将蓄电池6内的液体吸出至冷却池9中降温后,再通过控制器10经由入酸管1,将液体重新注入到蓄电池6中,本冷却系统解决了充电过程中蓄电池6内外冷却不均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银姬,未经董银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4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