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分束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4475.6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6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熊;张楚奇;罗康辉;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2 | 分类号: | C03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分束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束板,属于玻璃纤维原丝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单丝的直径从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通常作为复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拉丝车间在生产500-988A 2400H两分拉集束产品时,一般采用集束石墨分束板或一孔分束板,但由于生产该产品时,单丝的张力较大,分束板的磨损较快,报废频率较高,为此更换分束板的时间较多,分束板的需求数量也较多,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分束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分束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板体1、分束孔2、固定孔3构成;板体1上设置有至少肆个分束孔2和至少肆个固定孔3;分束孔2与板体1的垂直中心线左右对称或与其重合,上下各两个分束孔2且上下互相对称;固定孔3对称设置在靠近板体1的肆个角上;分束孔2大致呈“y”状。采用上述改进的分束板可以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加倍的增长分束板的使用寿命,减少分束板的使用数量,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是由板体1、分束孔2、固定孔3构成;板体1上设置有至少肆个分束孔2和至少肆个固定孔3;分束孔2与板体1的垂直中心线左右对称或与其重合,上下各两个分束孔2且上下互相对称;固定孔3对称设置在靠近板体1的肆个角上;分束孔2大致呈“y”状。首先通过板体1上的固定孔3把板体1固定好,让单丝通过分束孔2,形成一束,达到集束的目的,由于单丝的张力交大,分束板磨损较快,未改进之前就必须要更换新的分束板,但是现在就只需要将通过分束板的单丝,移至另外一个分束孔2,继续工作。如果分束板上面的两个分束孔2都不能工作了,就把分束板水平翻转一下,又可以使用分束板另外一面上的另外两个分束孔2了,如此操作既简单有快捷。采用上述改进的分束板,可以加倍的增长分束板的使用寿命,减少分束板的使用数量,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上面已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型(包括所用的材料、各个尺寸的延伸或者缩短、各点连接方式的改变、各个角度的变化)均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44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