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电磁干扰USB3.0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4544.3 | 申请日: | 201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4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福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4 | 分类号: | H01R12/14;H01R13/40;H01R13/4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96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干扰 usb3 连接器 | ||
1.一种防电磁干扰USB3.0连接器,包括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下绝缘体、上绝缘体和金属外壳,该第一端子固装于下绝缘体上,该第二端子固装于上绝缘体上,该上绝缘体安装于下绝缘体上,该金属外壳包覆于上绝缘体和下绝缘体外,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的前部经弯折呈“Z”型,且第一端子镶嵌成型于下绝缘体中,于该“Z”型弯折处的上表面形成有绝缘包覆层,该绝缘包覆层隔离于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磁干扰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体包括有下固定座以及于下固定座的前侧面延伸出有下舌板,于下舌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容置凹槽;该上绝缘体包括有上固定座以及于上固定座前侧面延伸出有上舌板,该上固定座抵于下固定座的上表面,该上舌板嵌于下舌板的容置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磁干扰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前端设置有接触部,第一端子的后端设置有焊接部,该接触部与焊接部上下分层弯折连接,接触部和焊接部均露出下绝缘体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磁干扰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体和下绝缘体通过第一凸块与第一凹槽相互插装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电磁干扰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于上绝缘体的下表面延伸出,于下绝缘体的上表面内凹形成有该第一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磁干扰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通过第二凸块和第二凹槽相互配合而与上绝缘体或下绝缘体扣合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电磁干扰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金属外壳的内壁面,第二凹槽设置于下绝缘体的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磁干扰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体之容置凹槽的侧面设置有第三凹槽,对应于上绝缘体的前端侧面设置有第三凸块,该第三凸块与第三凹槽相互插装而将上绝缘体和下绝缘体相互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磁干扰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后端面向后延伸出有固定板,对应于上绝缘体上设置有固定槽,该固定板插装于固定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磁干扰USB3.0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后端延伸出有接地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45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五级手持式轻质防弹盾牌
- 下一篇:一种草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