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管式水冷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5655.6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4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何一兵;王大春;杨新平;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43008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水冷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行业炼焦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干熄焦是钢铁行业炼焦工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中干熄焦除尘器带有挡墙可除去循环气体中的颗粒焦粉,保证进入锅炉的循环气体中焦粉浓度控制在10~12g/m3,大大减少了对锅炉传热管造成的磨损。除尘器下部有四根套管水冷冷却器用于冷却、排出焦粉。冷却器套管由于循环水夹带的污物积累使内外套下部腐蚀严重,同时因为换热不均导致内套严重变形,排灰不均匀,如此恶性循环可直接导致进入锅炉的粉尘浓度超标,损坏锅炉炉管,从而导致停产。原设计中的水冷冷却器套管材质在使用3-6个月左右出现焊缝炸裂,从而导致漏水、排灰不畅现象发生。为了查找漏点必须停产,直接影响生产率。且漏点多集中在内套管上部的焊缝处,此处温度达900℃以上,更换或者处理都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套管式水冷冷却器,能在不停产的情况下检修或者更换设备,有效防止水冷套管变形或者出现焊缝炸裂,并且延长了设备使用期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套管式水冷冷却器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冷却器包括外套管、第一内套管、第二内套管、第一内套进水口、第一内套出水口、第二内套进水口、第二内套出水口、连通管、流量开关,所述第一内套管、第二内套管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一内套管分别与第一内套进水口、第一内套出水口固定连接,第二内套管分别与第二内套进水口、第二内套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套进水口与第二内套出水口通过连通管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器外套管包括第一外套管、第二外套管,所述第一外套管、第二外套管通过法兰连接,第二外套上安装外套排污管。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内套管上安装第一内套排污管,第二内套管上第二内套排污管。
进一步优化,从所述第二内套进水口经第二内套出水口、连通管、第一内套进水口、第一内套出水口的水线上设有流量开关。
冷却器的内套管改为两个独立部分后,处理漏点或裂缝时只要更改水线流程,单独检修处理第一内套管,减少了停产检修的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冷却器的外套及内套的各段分别增设排污管后,定期排污,杜绝污染物腐蚀管材和温差不均产生的变形,延长了使用设备的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套管式水冷冷却器的主视图。
其中,1-外套管;2-第一内套管;3-第二内套管;4-第一内套管进水口;5-第一内套管出水口;6-第二内套管进水口;7-第二内套管出水口;8-外套排污管;9-第一内套排污管;10-第二内套排污管;11-连通管;12-流量开关、13-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套管式水冷冷却器的内套分为第一内套管2和第二内套管3上下两部分,相应的,外套管分为第一外套管、第二外套管上下两部分,第一外套管、外套管通过法兰13连接。第一内套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内套管进水口4和第一内套管出水口5,第二内套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内套管进水口6和第二内套管出水口7,第一内套管进水口和第二内套管出水口通过连通管11固定连接,外套管1上安装外套排污管8,第一内套管上安装第一内套排污管9,第二内套管上安装第二内套管排污管10,第二内套进水口法兰前设有流量开关12,流量开关监测流量,防止因堵塞干烧。第一内套管上部分出现漏水或排灰不畅现象时,只要加盲板更改水线即可在不停产的情况下检修处理第一内套管;外套管及内套管各段均增加排污管,定期排污,可有效杜绝污物对设备的腐蚀及温度不均导致的筒体变形;筒体材质由Q235A改为焊接性更好,耐热性更高的20G,防止焊缝炸裂,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56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