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5771.8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5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魏定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颖精密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13 | 分类号: | H01R13/213;H01R13/40;H01R13/502;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池连接器的结构改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相对更为稳固、可靠的电池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各式可携式电子产品日益普及,功能及效能亦相对较为提升,可携式电子产品要实现预期功能及效能,仍多藉由装设于其内部的电池提供运作所需的电力,因此坊间的可携式电子产品多具备可供更换电池的设计,以当原有的电池电力耗尽时,得以透过更换电池的方式,让可携式电子产品维持继续运作。
再者,一般可携式电子产品具备可供更换电池的设计,除了必需设有至少一电池连接器之外,其电池连接器更必须具有较佳的耐插拔能力,使能够承受电池于不断插拔过程中的外力作用;否则容易造成端子本体与绝缘本体脱离,进而影响其端子插拔能力、电性连接效果,以及造成使用上的困扰。
就目前既有习知技术而言,习用电池连接器多在提升电池连接器使用时,其端子与端子之间插拔保持力的方面进行改良,或本体的结构改良,如中国台湾第M273114号「电池连接器」新型专利文献即揭露一种经由改良端子本体的接触端,使得以与另一端子相互压合固定并稳固结合使用的电池连接器结构。
该等结构设计虽然可以有效提升端子与端子之间插拔保持力,却相对必须花费较大的力量完成电池连接器的插拔动作,如此将使得端子本体与绝缘本体之间必须承受较大的作用力,在端子本体与绝缘本体的结合强度没有一并提升的情况下,反而容易造成端子本体与绝缘本体脱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结构相对更为稳固、可靠,以及不致于增加组装作业难度的电池连接器结构,为其主要目的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连接器,包括有:若干端子本体,各端子本体一体设有一接触端、一焊接端及至少一第一组装部,该第一组装部呈叉口状,另于叉口的内侧设有至少一倒勾;一绝缘本体,设有复数个平行配置的定位槽,各定位槽至少可供端子本体的焊接端及第一组装部插入;以及各定位槽内部,设有至少一第二组装部,各第二组装部供相对伸入第一组装部的叉口中,并在其外侧设有至少一缺口供第一组装部的倒勾扣入。
一种电池连接器,包括有:若干端子本体,各端子本体一体设有一接触端、一焊接端及至少一第一组装部,各第一组装部呈叉口状,另于叉口的内侧设有至少一倒勾;一绝缘本体,设有复数个平行配置的定位槽,各定位槽至少可供端子本体的焊接端及第一组装部插入,该绝缘本体的后侧设有一连通于各定位槽之间的凹座;一盖板,相对安装于该绝缘本体的凹座处,其具有与各定位槽相对应配置的插孔,供各端子本体的第一组接部插入;以及,该绝缘本体在各定位槽内部,设有至少一第二组装部,各第二组装部供相对伸入第一组装部的叉口中,并在其外侧设有至少一缺口供第一组装部的倒勾扣入。
其中,各定位槽的底端至前方开口连通至该绝缘本体底部。
该绝缘本体在各定位槽内部相对于该第二组装部与底端开口之间设有一挡止部。
该绝缘本体在各定位槽内部相对于该第二组装部与底端开口之间设有一挡止部,该挡止部与各端子本体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相对合的阶级。
各第二组装部的外型轮廓与该第一组装部的叉口内侧构型相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只需透过简单的插接动作将端子本体的焊接端及组装部插入定位槽至定位即完成各端子本体与绝缘本体的组装动作;尤其,端子本体与绝缘本体之间可利用第一、第二组装部的卡扣作用增加两者的结合效果,进而使整体电池连接器的结构相对更为稳固、可靠,以及不致于增加组装作业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组装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组装剖视图。
【图号说明】
10 端子本体 11 接触端
12 焊接端 121 阶级
13 第一组装部 131 倒勾
20 绝缘本体 21 定位槽
22 第二组装部 221 缺口
23 挡止部 231 阶级
24 凹座 30 盖板
31 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颖精密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佳颖精密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57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组合式婴儿床
- 下一篇:电源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