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危险废物焚烧系统进料通道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6599.8 | 申请日: | 201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5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卫斌;张宏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危险废物 焚烧 系统 进料 通道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进料通道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系统进料通道在进料过程中须保持与外界的封闭隔离,以避免漏风对焚烧工艺参数产生影响。目前普遍采用的双门密封方式,其结构复杂,成本高,有些厂家为了节约成本而做的过于简单,从而可靠性降低,使密封性能达到不到要求;尤其对于危险有毒废物焚烧系统,将增加处置成本及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密封效果好及结构简单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进料通道密封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进料通道密封装置,它包括:一使料斗出料口开通或封闭的翻板锁风门、一容料仓和一插板门,该翻板锁风门设置在该容料仓上并与料斗的出料口对应,在该容料仓的下开口密封连接一插板门,该插板门的底部密封连接一与下料通道连接的接口。
所述翻板锁风门包括设置在容料仓顶部的两扇门板,各门板与容料仓侧壁分别通过销轴铰接形成两扇同时开启和关闭的门板,在伸出容料仓侧壁的销轴上设置使两扇门板同时开启和关闭的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连杆以及在两扇门板之间的同侧销轴上分别连接一套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和与其固连的销轴组成一反向双曲柄机构,所述气缸的缸底铰接在容料仓的支座上,该气缸的活塞杆端套设在连杆上,该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套反向双曲柄机构之间的曲柄上。
所述插板门为气动插板门,在插板滑槽部分设置使插板不得外露的封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的进料通道密封装置,通过设置交替工作的翻板锁风门和插板门,使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大大提高,其操作简便,运行可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进料通道密封装置,它包括:一使料斗4的出料口开通或封闭的翻板锁风门1、一容料仓2和一插板门3,翻板锁风门1铰接在容料仓2上并与料斗4的出料口对应,在容料仓2的下开口密封连接一插板门3,插板门3的底部密封连接一接口5,接口5与下料通道连接。
翻板锁风门1包括设置在容料仓2内的两扇开通或封闭的下料口的门板11,各门板11与容料仓2侧壁之间连接一销轴12,形成两扇同时开启和关闭的门,该销轴12与门板11为固连,与容料仓2铰接。在伸出容料仓2的销轴12上分别连接使两扇门板11同时打开和关闭的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是一由往复直线运动变往复摆动的装置。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容料仓2外壁上的气缸、连杆以及在两扇门板一同侧之间的销轴12上连接一套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和销轴12组成一反向双曲柄机构。气缸的缸底通过轴铰接在容料仓外壁固连的支座上,该气缸的活塞杆端套设在连杆上,连杆与反向双曲柄机构的一曲柄连接,该曲柄大致呈L形。
该反向双曲柄可为两套,分别连接在两扇门板同侧之间的销轴上,该连杆连接在两套反向双曲柄机构之间的曲柄上,该气缸的活塞杆端套设在两套反向双曲柄之间的连杆上。该驱动装置还有多种能实现两扇门板同时开启和关闭的结构,例如伺服电机。在此不再累述。
插板门3为气动插板门,该插板门3的滑槽部分设置封盖,使插板不得外露。其密封性更好。
进料时,上部翻板门的两扇门板在物料的重力下自动向下开启,此时插板门关闭,当定量物料进入容料仓后,两扇门板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关闭,插板门打开,物料进入焚烧炉,采用两道密封门,其锁风效果好、操作简便、运行可靠及结果简单。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较佳实施例仅是举例说明,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以均等的技术手段、或为本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的权利范围而实施,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天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6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