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鞋中底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7186.1 | 申请日: | 201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6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婴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A43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中底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可吸收冲击、减少压力的鞋中底垫结构,适用于布鞋、童鞋、运动鞋、休闲鞋或类似结构。
背景技术
鞋子除了保护足部外,更兼具修饰造型、聚集目光焦点的作用,随着使用场合的不同,往往采用不同特性的材料制作,而为了避免在硬质粗糙的地面行走时,鞋底快速磨耗,为延长鞋子的寿命,室外鞋多利用耐磨性较佳的材料制作鞋底,而该等鞋底的触感较硬,较不利于穿着的舒适性,故为了提高穿着的舒适性,使用者多在鞋内垫设鞋垫,藉由鞋垫提高穿着行走的舒适性。
然而,人行走时,在脚着地的瞬间,脚跟部位与地面形成彼此撞击的现象,此时,地面施予脚跟的作用力,将沿着人体的神经系统影响人的脑部,短时间内人体不会察觉有何不适,但此等作用长期累积,仍有容易导致病变的疑虑,因此为了使鞋子穿着能够更加舒适,使用者通常会在鞋内添加一软性材质的鞋垫,该软性鞋垫大部份为一单层软性材质结构,可供使用者于走时,多一层鞋中底垫结构来达到缓冲的功效,藉此吸收减缓冲击力道,但习用鞋中底垫结构仅为薄薄一层缓冲结构,仅靠此弹性结构无法有效减缓冲击力道,殊不理想。
本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缺失,期能提供一种有效吸震以及减压的鞋中底垫结构,乃潜心研思、设计组制,以提供消费大众使用,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实用新型动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有效吸震以及减压的鞋中底垫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鞋中底垫结构,具有一大底,其中该大底内部设有至少一凸肋,令大底内部区分成二个容置空间,于第一容置空间内充填有吸震弹力块,于吸震弹力块上方再叠设至少一层垫体;藉此令该鞋中底垫更具有吸收脚部冲击以及减压的功效。
如上所述的鞋中底垫结构,该大底的第二容置空间内设有多曲折凸肋,令第二容置空间区隔出多个曲折内沟槽。
如上所述的鞋中底垫结构,该第二容置空间内的多曲折凸肋的间隔为由窄至宽渐进。
如上所述的鞋中底垫结构,该吸震弹力块上方叠设有三层垫体。
如上所述的鞋中底垫结构,该三层垫体由下而上依序为下层海绵层、夹层乳胶垫以及上层减压垫。
如上所述的鞋中底垫结构,该上层减压垫的上方再覆盖有一透气真皮内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鞋中底垫结构可以有效吸震以及减压。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及具体实施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大底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鞋子;10-大底;11-凸肋;101-第一容置空间;1011-开槽;1012-透明视窗;102-第二容置空间;1021~1025-曲折凸肋;12-吸震弹力块;13-海绵垫;14-乳胶垫;15-减压垫;16-透气真皮内里;20-鞋面。
具体实施方式
兹为便于贵审查委员能更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层,明确、详实的认识与了解,创作人举出较佳的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鞋中底垫结构,主要设有一大底10,该大底10的近中段处设有一凸肋11,将大底10内部区隔成第一容置空间101及第二容置空间102,其中第二容置空间102内设有多道曲折凸肋1021~1025,该些曲折凸肋1021~1025的间隔设为由窄至宽的渐宽态样。
该大底10的第一容置空间101底部设有一周缘形成阶级部的开槽1011,同时该开槽1011并配设有一周缘对应设有阶级部的透明视窗1012,该透明视窗1012的材质与大底10相同,且该透明视窗1012由大底10上方置入第一容置空间101底部的开槽1011中,利用二者的阶级部相互卡合,令透明视窗1012嵌合定位于开槽1011之中(如图3所示)。
再者,该吸震弹力块12配合大底10的第一容置空间101而设,令吸震弹力块12嵌置于第一容置空间101内,于该吸震弹力块12的上方再叠设有至少一层垫体,其外形设为小于大底10的同状垫体,且该垫体可覆盖遮蔽住第一容置空间101以及第二容置空间102,本实施例的垫体设有三层,分别为海绵垫13、乳胶垫14以及减压垫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婴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丽婴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71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