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混式燃烧节能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7954.3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0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王一飞;王宇;朱怀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混式 燃烧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减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先混合燃气与空气,自动调节比例,以达到节能目的的新型的预混式燃烧节能灶。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是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难题。燃气(天燃气、液化气、沼气)作为洁净的环保燃料和越用越少的能量来源(沼气除外)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煤炭的生产和应用出现了惊人的增长趋势,以平均每年高于30%的幅度剧增。尽管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在不断增加各种节能产品,但燃气节能项目的开发还比较滞后。
在我国。燃气利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了80年代,由于产品的广泛普及,许多普通家庭也都用上了液化气。这样一来。生产燃气炉灶就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燃气灶是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生活工具。根据市场调查和燃气产品检测,目前家用燃气灶的热效率大多不高,有的甚至低于国家标准局于1997年颁布实施的GB 16410-1996家用燃气灶中关于燃气灶的热效率不得低于55%的规定。而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灶具受多种因素影响,燃烧热效率又有所下降,而热效率的降低将导致CO等不完全燃烧气体的排放增加,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和影响使用者的健康。
为解决燃气灶普遍存生的热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不完全燃烧排放较大等问题,宁波高新区科莱尔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在陈立德先生的领导下进行了科研攻关,成功的运用了远红外聚能板、预混燃烧等多项技术对炉具的燃烧结构进行了突破性创新,首次提出了余火再利用技术,使得商用炉具综合节能高达40%-70%,远远领先国内同类产品,并取得了多项国家专利(专利号:200620140127.4和200620140985.9)。所生产的节能炉具不仅适用于大中型酒店,企事业机关食堂,也适用于小饭店、快餐店等。但随着市场的广泛流通,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安装环境复杂,一般厨房都比较小,安装起来非常不方便,安装时间也较长,大面积推广难以实现;调节不方便,需要操作者按经验自己调节各气阀以控制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例。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预混式燃烧节能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预混式燃烧节能灶,以便克服传统节能灶安装、调节不变的缺点,同时达到节约燃气和减少一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灶体的内部,上部为安装混气室的炉膛,下部是安装风机和燃气系统处理器的空间。在炉膛内壁镶嵌有纳米聚能板,在炉膛的底部装有温度传感器。在混气室的底部通过风管与风机的鼓风管连通,该混气室的侧部通过燃 气管道与燃气调节阀相连。燃气系统处理器通过控制线分别与电源开关、手动点火开关、点火线、温度传感器、电磁开关和风机相连;点火线与点火器相连。电磁开关和燃气调节阀装在燃气管道上。
该节能灶整体结构及其全自动操作系统,主要包括电源开关、手动点火开关、点火线、温度传感器、电磁开关、风机、燃气系统处理器、燃气调节阀、固定夹、混气室等组成。电源开关控制自动点火器点火,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息传递至燃气系统处理器,自动点火停止;电源开关开启同时,风机启动,向混气室送入适量空气,与此同时,电磁开关打开,将燃气送入混气室。采用了自动控制技术,预先混合燃气和空气,并控制其比例,以到达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热效率高:采用了混气室,利用混气室预先混合空气和燃气,使得炉膛火焰温度高达1500℃~1600℃,从而大大提高了热效率。
2.自动化程度高:采用了燃气系统处理器,在燃烧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温度需求,燃气系统处理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所传输的温度信息控制燃气调节阀的开度,从而控制气体流量,使混气室中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例处于最佳状态,达到控温的目的。
3.节能:采用了纳米聚能板,利用该纳米聚能板可以吸收炉膛余火的热量,再重新辐射到锅底,对锅底再次加热,使大部分余火再次被利用,可节能35%以上。另外,炉膛余火被纳米聚能板反射到锅低,可使炉膛和灶台的温度下降,大大延长了整灶的使用寿命。
4.减排:减少了一氧化碳的排放量,该排放量低于0.1%的国家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开关;2.手动点火开关;3.点火线;4.温度传感器;5.电磁开关;6.风机;7.燃气系统处理器;8.燃气调节阀;9.纳米聚能板;10.混气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7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晶墙体
- 下一篇:一种新型建筑保温隔热防火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