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TBM洞内组装洞改建的水工隧洞集石坑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7957.7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2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荣;吴旭敏;侯靖;潘益斌;鲍世虎;熊保锋;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9/02 | 分类号: | E02B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tbm 组装 改建 水工 隧洞 石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TBM洞内组装洞改建的水工隧洞集石坑,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有诸多水电工程采用引水式开发,需要布置若干条引水隧洞。这些引水隧洞根据地质条件,部分采用喷锚衬砌或不衬砌结构方案;同时,引水隧洞进口从水库内引流的水体可能携带泥沙。为防止电站引水发电时向下游机组输送有害的石渣,需要适当扩挖隧洞断面,并深挖集石坑,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期洞内交通及工程进度。
另一方面,在一些具有长引水隧洞的水电工程中,为加快施工进度,采用了TBM全断面掘进机开挖。这些设备体型庞大,结构复杂,一般需要在工程现场进行组装。但在我国西南水电资源较为丰富的山区,选择足够大的洞外组装场地往往十分困难,选择洞内组装则涉及到后期改建,工程量和工期均有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利用TBM洞内组装洞改建的水工隧洞集石坑,其工程量小、施工进度快,同时具有良好的集渣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TBM洞内组装洞改建的水工隧洞集石坑,其特征在于:在引水隧洞末端的主洞洞段内按TBM设备组装的需求确定TBM洞内组装洞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尺寸,并且TBM洞内组装洞的宽度足以布置若干组集石坑。
所述集石坑呈交错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集石坑与TBM洞内组装洞组合布置,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程度高,节省工程量,利于加快施工进度,也为长引水隧洞采用TBM设备提供了进一步的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如2所示,本实施例具有在水电工程开发中布置的引水隧洞1,其中,箭头为水流方向。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TBM全断面掘进机开挖隧洞以加快施工进度;在引水隧洞末端布置集石坑来防止水流中携带的泥沙进入下游机组。
考虑到集石坑与TBM组装洞具有一些相似的特点:1)需要洞内断面较大;2)一般均位于引水隧洞主洞段。那么利用TBM组装洞进行集石坑的布置就成为一种结构布置思路。
基于以上思路,本实施例采用了一种利用TBM洞内组装洞改建的水工隧洞集石坑的技术,其结构如下:
在引水隧洞1末端的主洞洞段内设置TBM洞内组装洞2,其长度、宽度和高度根据TBM设备的组装要求确定,并尽可能布置于地质条件较好的洞段。待TBM出发、组装洞具备后期改建施工条件后,选择适当时机在洞内结合TBM洞内组装洞2的实际宽度布置若干组集石坑3,若组装洞足够宽敞,可交错布置以留出施工交通通道,集石坑的施工可充分利用组装洞初期建设时具备的通道进行,以避免干扰隧洞其它建设工作的正常实施。图2中,标号4为施工横通洞。
本实用新型将集石坑3与TBM洞内组装洞2两者相结合布置,为引水隧洞采用TBM设备提供了技术支持,使隧洞具有良好集渣效果的同时,还加快了隧洞的施工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79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