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门槛内支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8756.9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4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尹高纪;刘卫国;吴成明;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陆永强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门槛 支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汽车门槛,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门槛内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填充汽车门槛内的空腔,通常在汽车门槛内侧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正对地板横梁,以增加汽车侧面碰撞时的门槛抵抗能力。如图1所示,常用的支撑架为U字型,开口对向地板横梁一侧。虽然支撑架与地板横梁还通过门槛内板连接,但门槛内板一般设计的强度很弱,没有抵抗能力,相当于支撑架的开口与地板横梁的开口直接连接。因此,接触面积很小,稳定性较差,受力时很容易两者脱离,从而影响侧面碰撞传力效果。
为了提高汽车门槛的侧向碰撞性能,有人发明了一种与汽车门槛梁相焊接的汽车门槛连接板[申请号:200910191229.7],是由一个底面与前、后、左、右四个侧面组成的盒状体,左、右两个侧面的上端边缘呈弧形,其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向外的翻边,在盒状体内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边与盒状体底面焊接,两侧边与盒状体左、右两个侧面焊接。该汽车门槛连接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汽车门槛的强度,但是该方案并不适用于填充汽车门槛内的空腔,因此仍然无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安全性能好,有效提高侧向碰撞性能的汽车门槛内支撑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汽车门槛内支撑机构,包括地板横梁、门槛加强板和内支撑架,所述的内支撑架设置在地板横梁和门槛加强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支撑架呈U型,该内支撑架具有开口的一端朝向门槛加强板且与门槛加强板相搭接,内支撑架的另一端朝向地板横梁且与地板横梁相搭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内支撑架与门槛加强板和地板横梁的搭接面积大,搭接稳定,受力时不会脱离,从而很好地传递侧面碰撞力,大幅增加汽车门槛的侧向碰撞抵抗能力。另一方面,能够非常方便地在现有技术上进行改进,无需对现有结构进行大幅更改,与现有汽车零部件的兼容性好。
在上述的汽车门槛内支撑机构中,所述的内支撑架的开口端两侧分别具有向外侧延伸的翻沿,所述的翻沿与门槛加强板相搭接。由于设置了翻沿,进一步提高了内支撑架与门槛加强板之间接触面积,提升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汽车门槛内支撑机构中,所述的内支撑架的开口具有内小外大的结构。
在上述的汽车门槛内支撑机构中,所述的内支撑架由板材弯折而成。由于内支撑架采用板材弯折而成,因此加工起来非常方便,制造成本低。
在上述的汽车门槛内支撑机构中,所述的内支撑架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
在上述的汽车门槛内支撑机构中,所述的内支撑架与地板横梁相搭接一端的宽度与地板横梁的宽度相等。这种结构有利于提高连接的稳定性,提升传力效果。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汽车门槛内支撑机构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搭接稳定性好,受力时不会脱离,从而很好地传递侧面碰撞力,大幅增加汽车门槛的侧向碰撞抵抗能力。2、能够非常方便地在现有技术上进行改进,拆装方便,易于实施,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地板横梁1、门槛加强板2、内支撑架3、开口31、翻沿3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汽车门槛内支撑机构包括地板横梁1、门槛加强板2和内支撑架3。内支撑架3设置在地板横梁1和门槛加强板2之间。
内支撑架3呈U型,该内支撑架3具有开口31的一端朝向门槛加强板2且与门槛加强板2相搭接,内支撑架3的另一端朝向地板横梁1且与地板横梁1相搭接。内支撑架3的开口31具有内小外大的结构,更具体地说,内支撑架3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本实施例中的内支撑架3由板材弯折而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搭接的稳定性,内支撑架3的开口端两侧分别具有向外侧延伸的翻沿32,所述的翻沿32与门槛加强板2相搭接。内支撑架3与地板横梁1相搭接一端的宽度与地板横梁1的宽度相等。
本实施例中的内支撑架3与门槛加强板2和地板横梁1的搭接面积大,搭接稳定,受力时不会脱离,从而很好地传递侧面碰撞力,大幅增加汽车门槛的侧向碰撞抵抗能力。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地板横梁1、门槛加强板2、内支撑架3、开口31、翻沿3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87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带机槽式双向浮动校正器
- 下一篇:汽车副仪表板储物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