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线和一种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8757.3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9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蒋波;刘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凯虹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喻尚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子设备 充电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线和一种手机。
背景技术
现有便携式电子设备配备的充电器,大多是以220V电源作为电量输入端。对电源的要求很高,导致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的电量无法转换,而且在乘用交通工具或在风景名胜、公园、超市等公共环境中很难有220V电源提供使用,影响电子设备在电量不足时继续工作。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案之一是将多块电池电量充满,携带外出备用,但成本较高,携带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线。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机,该手机可以用于对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线,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及连接所述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的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线内部设有电压调节电路,所述电压调节电路包括输入电路、DC-DC转换模块和输出电路,所述输入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接口连接,输入电路的输出端与D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DC-DC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接口连接,其中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输出电压为电子设备充电电压。
优选地,所述DC-DC转换模块为DC-DC芯片,所述DC-DC芯片采用输入/输出电压参数为3.6V~4.2V/5V的DC-DC芯片。
优选地,所述输出电路包括限流电路,用于调整输出电路输出端的电流大小。
优选地,所述输入接口或输出接口至少其中之一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接口,使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线可以适用于不同款式电子设备的不同型号的充电输入接口。
一种手机,包括一手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手机本体内的电压调节电路和设置于手机本体上的直流供电输出接口,所述电压调节电路包括输入电路、DC-DC转换模块和输出电路,所述输入电路的输入端与手机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电路的输出端与D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DC-DC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接口连接,其中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输出电压为电子设备充电电压。
优选地,所述DC-DC转换模块为DC-DC芯片,所述DC-DC芯片采用输入/输出电压参数为3.6V~4.2V/5V的DC-DC芯片。
优选地,所述输出电路包括限流电路,用于调整输出电路输出端的电流大小。
优选地,所述直流供电输出接口为USB接口或miniUSB接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充电器对输入电源要求过高的的问题。由于采用电压调节电路直接将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话机或其他电子设备I/O口的输出电压作为电源,经电压调节电路调节后为待充电的电子设备充电,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线与专用充电器相比成本更低;而且体积更小,携带更加方便,使用更加快捷;由于在手机中安装了上述电压调节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可以利用自身电池作为电源,固定输出5V的电压,对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电压调节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电压调节电路原理方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电压调节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线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线的电压调节电路的电路图和原理方框图,其中的DC-DC芯片是TI公司出品的带板载开关稳压器的同步升压转换器的TPS2500芯片,其输入电压大于1V,是移动电话机I/O口的输出电压。电压调节电路的输出电路包括用于给一个移动电话机进行充电的5V直流电压、500mA电流输出端,即是移动电话机体的输出电压USB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凯虹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凯虹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87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电机激振力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缆接头的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