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食品自动加工售卖机的微波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9036.4 | 申请日: | 201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2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许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勇 |
主分类号: | G07F11/72 | 分类号: | G07F11/72;H05B6/8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思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9 | 代理人: | 邵毓琴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食品 自动 加工 售卖 微波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食品自动加工售卖机的微波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品自动售卖机中,一般采用电加热装置加热食品。采用电加热装置加热食品时,食品放置于食品架上,食品架下方设有电加热装置,通过该电加热装置对食品架上所有食品持续加热以保证用户能够随时取到加热的食品。此类加热装置虽然使得用户能够随时取到加热至设定温度的食品,但是存在下述缺陷:一方面,未售出的食品长时间处于加热状态,很容易变质,无法长时间保存;另一方面,电加热机构为了使食品保持一定温度需要不断加热,使得食品自动售卖机耗电量增加,从而增大了食品自动售卖机的运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自动加工售卖机的微波加热装置,此种微波加热装置仅对售出食品加热,而且加热时间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食品自动加工售卖机的微波加热装置包括:
微波加热腔,所述微波加热腔包括用于放入待加热食品的第一活动门和用于取出加热食品的第二活动门;
位于微波加热腔一侧的微波发生器;
驱动所述第一活动门开合的第一驱动机构;
驱动所述第二活动门开合的第二驱动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活动门可以为翻转门,则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翻转驱动电机;
与所述翻转驱动电机连接的翻转门转轴,所述翻转门转轴与所述翻转门固定连接,在翻转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该翻转门翻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活动门可以为滑动门,则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滑动驱动电机;
通过齿轮与所述滑动驱动电机相连接的滑动门齿条,所述滑动门齿条与滑动门固定连接,在滑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滑动门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可包括:
设置在所述滑动门一侧或两侧的滑动门导轨;
与所述滑动门固定连接的滑动门滑块,所述滑动门滑块套在所述滑动门导轨上沿该滑动门导轨可上下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波加热装置进一步包括通过通信线路与所述微波发生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的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微波发生器、第一活动门和第二活动门工作。
由上述可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微波加热装置加热食品时,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翻转门打开,待加热食品进入微波加热腔后,第一驱动机构反向翻转使翻转门关闭,随后开始对待加热食品进行微波加热。加热完成后,第二驱动机构驱使滑动门向上或向下移动使滑动门打开,此时,用户可从微波加热腔中取出加热后的食品。随后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滑动门向下或向上滑动返回关闭状态,整个微波加热过程结束。
此种加热方式,在需要加热时才对待加热食品进行加热,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对未售出食品持续加热,延长了未售出食品的保存期限。并且,采用微波加热方式,大大缩短了加热时间,由于是在需要加热时才对待加热食品进行加热,因此耗电量低,节约了能源,相对于现有技术,也降低了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的微波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微波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包括具有用于放入待加热食品的第一活动门(本例中为翻转门11)和用于取出加热食品的第二活动门(本例中为滑动门12)的微波加热腔1、位于微波加热腔1一侧的微波发生器2、驱动翻转门11实现翻转动作的第一驱动机构和驱动滑动门12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其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具体可以包括翻转驱动电机31和翻转门转轴32,翻转门转轴32的其中一个端部与翻转驱动电机31连接(例如通过减速机连接,图中未示出),翻转门转轴32的主体与翻转门11固定连接,当翻转驱动电机31驱动翻转门转轴32转动时,翻转门转轴32进一步带动翻转门11翻转,使翻转门11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勇,未经许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90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磁力传动机构
- 下一篇:半导体纳米粒子包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