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客运专线整孔预制箱梁端模跨中变形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9773.4 | 申请日: | 201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8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恩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B28B17/00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40112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客运 专线 预制 箱梁端模跨中 变形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客运专线整孔预制箱梁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客运专线整孔预制箱梁端模跨中变形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正进行大规模的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设计速度在250km/h~350km/h,为保证高速列车运行的平稳、舒适性,减少路基工后沉降对列车运行的影响,以桥代路在线路上所占比例超过50%以上,大量采用双线整孔预制箱梁。双线整孔预制箱梁采用定型钢模板在制梁场集中预制,由于箱梁宽度较大,一般在12m以上,根据实际情况上、下端模板无法进行外部支撑,在混凝土灌注压力及插入式振动棒、高频振捣器的作用极易致使端模跨中外胀出现梁长尺寸超标,而铁路客运专线箱梁梁长要求精度高,允许偏差±20mm。梁长尺寸超标不仅影响箱梁美观,还给后期伸缩缝施工造成很大麻烦。
为保证箱梁梁长尺寸的准确性,需要发明一种控制端模跨中变形的简单实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整孔预制箱梁跨中变形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铁路客运专线整孔预制箱梁端模跨中变形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铁路客运专线整孔预制箱梁端模跨中变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模控制装置和下端模控制装置,上端模控制装置和下端模控制装置都包括与固 定的模板连接的固定平台以及与端模板连接防变形平台,固定平台上设置有与防变形平台平行的支撑顶架,支撑顶架上相对其垂直穿设有调整螺栓,调整螺栓端部顶在防变形平台上。
上端模控制装置的固定平台与内模板连接,防变形平台与上端模连接。上端模控制装置的固定平台上连接有架设平台,架设平台上设置有与防变形平台平行的支撑顶架。
下端模控制装置的固定平台与底模板连接,防变形平台与下端模连接。下端模控制装置的固定平台和支撑顶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支撑顶架外侧的固定平台上还设有一限制螺栓。
本实用新型均为使用该装置将容易变形的端模板与固定不变的模板或物体连接起来,控制端模板的变形,从而达到控制梁长尺寸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适用于铁路客运专线整孔预制箱梁,能够有效的防止由于端模板变形造成的梁长尺寸超标。另外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操作实用等优点,降低了超标引起的伸缩缝处理困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端模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端模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变形平台,2-调整螺栓,3-架设平台,4-固定平台,5-内模板,6-底模板,7-连接螺栓,8-限制螺栓,9-支撑顶架,10-上端模,11-下端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铁路客运专线整孔预制箱梁端模跨中变形控制装置,包括上端模控制装置和下端模控制装置,上端模控制装置和下端模控制装置都包括与固定的模板连 接的固定平台4以及与端模板连接防变形平台1,固定平台4上设置有与防变形平台1平行的支撑顶架9,支撑顶架9上相对其垂直穿设有调整螺栓2,调整螺栓2端部顶在防变形平台1上。
上端模控制装置的固定平台与内模板5连接,防变形平台与上端模10连接。固定平台上连接有架设平台,架设平台3上设置有与防变形平台平行的支撑顶架。
下端模控制装置的固定平台与底模板6连接,防变形平台与下端模11连接。固定平台和支撑顶架通过连接螺栓7连接,支撑顶架外侧的固定平台上还设有一限制螺栓8。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1、首先,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固定平台需要安装的位置,将固定平台焊接牢固。端模板安装完毕后,梁体两端端模板对称安装上端模控制装置和下端模控制装置,使模板受力平衡。
2、通过φ25螺栓将支撑顶架插入固定平台上,形成铰接链,然后将另外一个φ25螺栓插入,将支撑顶架固定,不能再移动。
3、用扳手拧动φ28丝杆,让其紧紧顶住防变形平台。另外,可以根据混凝土外胀力的大小,调整丝杆、支撑顶架及螺栓,使其强度与刚度满足施工需要。
4、测量箱梁模板尺寸,满足施工要求。
5、箱梁浇注完成,首先将固定平台上螺栓卸掉,接着将下螺栓卸掉,便可将装置拆除,进入下一个循环使用。
6、装置要经常维护,保持丝杆丝纹及内部套筒丝纹不被损坏,及时涂抹润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97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