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拉门开关设备操作机构的闭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0163.1 | 申请日: | 201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8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韩刃;黄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明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22 | 分类号: | H01H9/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门 开关设备 操作 机构 闭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拉门开关设备操作机构闭锁装置,具体是一种提拉门开关设备在运行状态下,防止人员在开关设备未分闸接地的情况下打开电缆门,即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的一种“五防”闭锁装置。
【背景技术】
“五防”是电力系统中防止五种电气误操作的简称,即误分、误合断路器,带负荷开、合隔离开关,带电挂(合)接地开线(开关),带接地线(开关)合断路器(隔离开关),误入带电间隔;因此,各种开关设备间必须有一定的操作顺序,否则就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出现事故,为此,开关柜应具有“五防”功能。开关设备中的操作机构闭锁装置在设备送电或停电检修时,保证开关设备安全运行及人员安全,即在开关接地(或分闸)的情况下才能打下设备电缆室门或在设备电缆室门关闭的情况下开关才能合闸。对于提拉门开关设备,目前国内厂家大多对操作机构与电缆室门闭锁装置的设计有所欠缺,很多厂家干脆没有设计机械闭锁装置,只是用带电显示器来防止人员误入带电间隔;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在开关设备没有接地(或分闸)的情况下打开电缆室门或在电缆室门没关好的情况下开关设备合闸;因此,开关设备在整个检修过程中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提拉门开关设备操作机构的闭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拉门开关设备操作机构的闭锁装置,含可安装于提拉门上的闭锁片、可安装于分合闸操作机构内的联锁杆以及可转动控制分合闸的转动杆,其特征在于:转动杆上设有一凸轮,凸轮外沿下方对应联锁杆的顶端,凸轮上设有一可供联锁杆端部插入的凹槽;U型状闭锁片上设有U形卡槽,联锁杆的底端固定有限位片,联锁杆的底部与U形卡槽套合,限位片处于闭锁片中。
本实用新型分合闸操作机构在合、分闸过程中旋转转动杆带动凸轮转动凸轮的转动时,其外沿顶压联锁杆向下运动,当分合闸操作机构进行合闸时,凸轮外沿挤压联锁杆使得其下端顶住提拉门,提拉门无法打开;当分合闸操作机构进行分闸(或接地)时,联锁杆沿凸轮外沿运动直到插入凸轮的凹槽内,此时联锁杆运动到上限,联锁杆下端解除对提拉门的顶压限位,提拉门可以打开,同时由于联锁杆上端卡入凸轮的凹槽内使其不能转动,此时的开关不能进行合闸操作。闭锁片做成U型状,其一端与提拉门装配固定,另一端为一U型卡槽,联锁杆下端的限位片可在闭锁片中上下运动,闭锁片可以卡住联锁杆下端的限位片。当关上提拉门时,闭锁片的卡槽卡住联锁杆的限位片,带动联锁杆向下运动,此时联锁杆上端头离开凸轮凹槽,即可进行合闸操作;相反,当进行分闸(或接地)时,打开提拉门,联锁杆向上运动,使得联锁杆上端插进凸轮的凹槽,此时操作手柄虽然可以插入操作孔,但无法旋转转动杆进行合分闸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①确保在开关分闸情况下才能打开开关柜的提拉门:只有在分合闸操作机构的凸轮转动到分闸位置,凸轮上的凹槽对联锁杆让位,解除联锁杆下端对提拉门的顶压,才能打开提拉门,确保设备检修或操作人员的安全。
②开关柜的提拉门关闭的情况下开关才能合闸:只有提拉门下拉关闭,提拉门上的闭锁片带动限位片向下拉联锁杆,使联锁杆上端与凸轮凹槽分离,解除对凸轮的转动限位,方可旋转转动杆进行合闸操作,防止人员误入带电间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开关柜上的立体图(省略开关柜柜体及提拉门);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接地分闸位置即提拉门可开门状态时凸轮与联锁杆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关闭提拉门同时解除联锁杆对凸轮的锁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分闸位置并锁门时凸轮与联锁杆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合闸位置(门锁住)时凸轮与联锁杆位置示意图。
图中:1.分合闸操作机构;2.联锁杆;2.1.限位片;3.转动杆;4.凸轮;4.1.凹槽;5.闭锁片;5.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明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明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0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在线监测的油纸电容式变压器套管
- 下一篇:一种绝缘子压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