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卸荷型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0183.9 | 申请日: | 201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0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柴为民;陈永新;周云忠;闻洪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春江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2 | 分类号: | F16K17/22;F16K31/60;F16K3/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1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荷型 自力 流量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阀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冷热水系统中的卸荷型自力式流量控制阀。
背景技术
在暖通空调的冷热水系统中,广泛地使用着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其功能是当被控系统发生外扰(供水或回水压力发生波动)时,无需外来动力,利用自身的压力变化,自动消除管线的剩余压头及压力波动引起的流量变化,保证被控系统的流量不变。这样就克服了各分支管线流量调整的相互干扰;把复杂的调网工作简化为简单的流量分配;免除了多热源管网热源切换时的流量再分配工作;新系统加入时不影响原来的系统。
以往使用的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存在以下不足:①调节流量时,由于用来调节流量的套筒受到介质的不平衡力,致使转动力矩大,尤其是大口径阀门,依靠人力有时根本无法转动调节手柄。②自动平衡阀的滑阀采用单阀座,滑阀轴向受力不平衡,并且由于流体通过的面积较小,阀门体积较大。③弹簧及滑阀、膜片直径等设计不尽合理,致使启动压差、流量控制精度及工作压差范围等重要指标达不到使用要求。
现有的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应用较广,但各有其特点,结构也各有不同。如中国专利公开号2511843一种用于流体输送管网中控制液体流量的自力式流量调节控制阀,也是将自动平衡阀组和手动调节阀组集连于阀体内,两阀组所配连的纵向中轴线是与阀体内介质流向相垂直的轴线,而自动平衡阀组中套筒内密配合连接的自动阀塞是周壁制有节流窗的套筒节流窗式自动阀塞。又如公开号为 2713254一种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该装置主要是在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经使用一段时间,螺旋弹簧因疲劳而压力松弛,使螺旋弹簧的压力变小后,可旋紧阀盖上的螺杆,螺杆推动滑动垫片让压缩螺旋弹簧长度变小,使压缩螺旋弹簧的压力恢复原大小,保持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的原设计流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口径阀门无法用人力转动调节手柄,滑阀轴向受力不平衡,并且启动压差、流量控制精度及工作压差范围等重要指标达不到使用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用于冷热水系统中的卸荷型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它设有一个手动调节阀组和一个自动平衡阀组,手动调节阀组用于设定流量,自动平衡阀组用于维持流量恒定;当手动调节阀调到某一位置时,只要滑阀内腔压力与阀体出口压力之差不变,则流量不变。当受到外扰的影响,滑阀内腔压力与出口压力之差偏离设定值时,通过感应膜片和弹簧的作用,使滑阀移动,阀口随之开大或关小,使滑阀内腔压力与阀体出口压力之差保持不变,保证流量维持在设定值。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卸荷型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包括自动平衡阀组、手动调节阀组、进水口与出水口中心线在为同一轴线的阀体,其特征是所述的阀体内在同介质流道垂直的同一轴线上设有两个阀座,两个阀座组成双阀座,朝阀体出水腔一侧的出水腔壁上设有小孔,自动平衡阀组和手动调节阀组设置在双阀座的轴线上,在双阀座之间设有滑阀;自动平衡阀组设有底盖、滑阀轴,滑阀的一端固定在滑阀轴的一端,滑阀轴的另一端连接膜片和弹簧;手动调节阀组设有顶盖、调节手柄、套筒,套筒的外径与阀体的相应内腔配合,套筒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转轴的另一端穿过顶盖与调节手柄连接。
介质流道即为阀体的中心线,阀体内设有两个相应阀座与滑阀配合,组成双阀座,当滑阀上下移动时,阀口随之开大或关小,改变流动阻力。滑阀的一端通过滑阀轴与膜片及弹簧相连,滑阀的内腔通过其下阀口与膜片的上腔相通,阀体内出水腔壁上设有的小孔与膜片下腔相通,由此将阀分成左侧腔(进口腔)、内腔及膜片下腔(与出口腔相通)三个压力分腔。流量与套筒的旋转角度呈线性关系,流量指示盘显示出流量值,转动手柄上设有锁定装置,流量值是在试验台上得到的。
为了消除套筒所受的不平衡力,减小调节流量时作用于调节手柄上的力矩,在阀体内与套筒相应的配合部位设计了一条卸荷槽,为保证能调节到小流量和减少关闭时的泄漏量,在小流量或关闭时卸荷槽不与出流口相通,而在其它位置时均与出流口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阀的两端分别与阀体内设有的两个阀座配合。滑阀的长度超过两上阀座之间的距离,配合之处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阀中部设有内腔,滑阀上部设有上阀口,滑阀下部设有下阀口,内腔通过下阀口与膜片和阀体内的下阀座组成的上腔相通。由滑阀为中心形成流量控制单元,滑阀上下两端与阀体内阀座相应配合处的外圆柱四周设有均布的流通槽,即上阀口和下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春江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春江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01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壁式一体化感应水龙头
- 下一篇:水龙头的旋转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