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点除尘式配仓移动卸料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0337.4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7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治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治羽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21227 | 代理人: | 徐枫燕 |
地址: | 118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点 除尘 式配仓 移动 卸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物料胶带输送机配仓移动卸料车改进型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冶金、矿山或电力行业中广泛使用配仓移动卸料车完成物料输送配料装卸作业。为消除配仓移动卸料车作业中所产生的粉尘,配仓移动卸料车还需设有随行的除尘机构,除尘机构的主要构成设置各吸尘管汇集至总通风管,再通入大布袋除尘器实施尘气分离、净化处理,与配仓移动卸料车同步随行设置有使随卸料车移动的吸尘管与总通风管道连通的小车,由上绕过小车箱体、封闭总通风管开口设置有封闭胶带。这一除尘构造因除尘通道太长,引风阻力大、需要较大用地、正常运行周期短,需要采用大功率风机,电机功率通常在100-150KW之间,风量虽然很大,但风压却很小,尤其是泄漏点较多,末端的扬尘点负压值容易达不到技术要求,所以除尘效果就不会理想。现有技术也出现了回避长管道集中除尘的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移动矿槽卸料车密封除尘装置”,其专利号为CN200720042556.2,技术方案中设置有与配仓移动卸料车牵拉随行的移动平板车,移动卸料车的卸料口处设有一密封罩,移动平板车上的两对称孔处设有脉冲除尘器,密封罩设置吸尘风管连通至脉冲除尘器。但这一结构构造庞大且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构造简单且与移动卸料车整体结合性好的单点除尘式配仓移动卸料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点除尘式配仓移动卸料车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单点除尘式配仓移动卸料车,包括装置有输送带总成的车体,车体上的卸料管管口相对料仓入料口设置,卸料管管口两侧均设有一除尘机组,卸料管管口与两除尘机组的吸尘口构成共同置于料仓入料口上的整装工作口,整装工作口周边设置有隔尘软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点除尘式配仓移动卸料车技术方案,采用了直接于粉尘产生位置设置除尘机组,并由能够起到良好封闭作用的隔尘软帘将卸料扬尘完全束缚于扬尘产生的空间区域内,从而大大提高了除尘工作效率及质量;本结构构成还充分利用了配仓移动卸料车的原有空间,除尘机构的设置不会占用额外空间,除尘动力部件工效高、构造简单而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单点除尘式配仓移动卸料车的总装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单点除尘式配仓移动卸料车,其车体1经行走轮10沿料仓入口轨道11上运行,车体1上装配设置有输送带总成2,卸料管12设置于输送带总成2中的改向辊筒20下部,并向两侧对称分开形成卸料分支管,两卸料分支管管口,简称卸料管管口13,相对于两侧的料仓入料口4上设置,沿料仓入料口4、并于卸料管管口13两侧均固定设有一除尘机组3,两除尘机组3的吸尘口与中间卸料管管口13共同设置于料仓入料口4上,构成一整装工作口,该整装工作口的周边垂挂设置有隔尘软帘5,该隔尘软帘5将整装工作口相距于料仓入料口4的空间封闭起来,这样既实现封闭扬尘,还不会影响车体1移动运行。除尘机组3中的除尘风机直接设置于吸尘筒30上部,除尘风机工作时,直接于卸料管管口13处形成负压,扬尘刚一产生就被吸入至吸尘筒30上部的过滤分离装置,使粉尘颗粒脱离、净化气流,洁净气体进入大气中。在本实施例结构中,改向辊筒20上部固定扣装有集尘头罩6,集尘头罩6上装置有除尘器60,该除尘器60与上述除尘机组4共同实施全面的除尘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治羽,未经林治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03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