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1335.7 | 申请日: | 201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9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济民;汪崇建;汪跃东;孙克明;张健;汪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加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66 | 分类号: | B65D88/66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5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斗下料口捣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料斗广泛用于建筑、化工等生产领域。尤其在破碎设备中,因物料较硬,料斗的下料口狭小,下料口经常堵塞。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采用在料斗的下料口旁侧开设小口,安装扣拉式捣松杆。但这种捣松方法成本高,操作不便,且捣松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确保下料顺畅的下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装置包括电动机,支撑电动机和导向架的框形固定架,凸轮、捣松杆构成的凸轮机构,捣松杆和导向架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捣松杆的下端在料斗下料口处上下移动,导向架位于捣松杆的中段杆体处。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捣松杆在凸轮的作用下上下移动,可将料斗下料口的物料捣松并顺利落下,彻底解决了下料口堵塞问题。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下料口的自动捣松,操作简便,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下料装置包括电动机10,支撑电动机10和导向架40的框形固定架60,凸轮31、捣松杆32构成的凸轮机构30,捣松杆32和导向架40之间的弹簧50。电动机10提供动力,捣松杆32在凸轮31周期性转动以及弹簧50回复力的作用下不停的下料口处竖直上下运动,捣松堆积在下料口的物料,防止物料阻塞下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料装置的捣松料斗下料口的方法包括在料斗下料口横向安装可自由转动的翻板以及料斗下料口振动,本实用新型优先选用可竖直上下往复捣松下料口的捣松杆32。捣松杆32占有的下料口截面积较小,不影响正常的下料,操作简便。
捣松杆32包括上端圆盘321,中间的杆体322,下端呈倒刺状的钩头323;凸轮31与电动机10通过传动轴20连接,传动轴20垂直设于凸轮31的偏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捣松杆32下端钩头323可设置成各种不同形状或单独的杆体,本方案中优选倒刺状,因为倒刺状的钩头与堵塞在料斗70下料口71的物料接触面积大,可明显提高捣松效果。
凸轮31的轮缘与圆盘321上盘面抵触配合,直杆322垂直于圆盘321下盘面并位于圆盘321的中心位置处。当凸轮31转动时,圆盘321在压力作用下竖直向下运动,直至凸轮31的最大行程部位运动至最下端,圆盘321带动整个捣松杆32竖直向下捣松物料。
构成导向架40的上板41与下板42上均设有孔径与捣松杆32的直杆322杆径吻合的小孔,直杆322中段位于两孔之间、下段延伸到下料口71处。导向架40的小孔可以有效保证捣松杆32在竖直方向运动,增加捣松杆的稳定性,提高捣松能力。
复位弹簧50为拉簧,一端连在导向架40上板41的下面,另一端连在直杆322的杆体上,复位弹簧50对称设置两根并与直杆322在同一铅垂面内。当捣松杆向下运动时,复位弹簧50拉伸,直到捣松杆32运动至最下端,捣松杆32在弹簧50拉力的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直到弹簧恢复形变,此时凸轮31与圆台321均回复到初始位置。如此周期性运动,可实现捣松杆32在下料口71处上下捣松物料。
框形的固定架60上部承载电动机10,侧下部固定导向架40。固定架60主要用于安放电动机10以及固定侧下部导向架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加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加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13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空调顶置蒸发器贯流式风机
- 下一篇:冷热流体供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