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屏蔽密封结构的连接器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1445.3 | 申请日: | 201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4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吕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永锋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9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屏蔽 密封 结构 连接器 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连接器与线缆固定的连接器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电连接器行业中使用的连接器附件,种类较多,其中多是以连接螺帽和套筒装配而成,往往不能同时实现防水密封和360度屏蔽抗干扰要求,而现有的一些连接器附件为了实现密封,只有将屏蔽连接部位设置在套筒内腔中部,造成套筒前端内腔短小,导致连接线缆剥皮尺寸短,导线连接和屏蔽连接困难。
在安装使用时,首先将连接线缆的外皮护套剥皮,使连接线缆的屏蔽层和线芯外露,剥皮长度需保证将线芯连接在连接器上,装上套筒后,连接线缆露出屏蔽层的剥皮处正好位于连接部位。此时,连接线缆的剥皮处位于套筒内孔深处,屏蔽层也处于连接器附件内腔中部,操作人员对屏蔽层的处理连接极为不便,附件上紧时无法观察到屏蔽连接的状态是否可靠,这样的附件结构比较复杂,安装操作困难,内部连接的可靠性差,难以实现屏蔽、密封、电缆抗拉脱和小型化等多种功能统一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尺寸小,具有耐环境条件下的屏蔽、密封及抗电缆拉脱力等多种功能的连接器附件,在兼顾性能要求的同时提高安装使用的可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具有屏蔽密封结构的连接器附件由连接螺帽、胶圈、套筒、屏蔽圈、密封胶套、压紧圈、压紧螺母、弹簧构成,其特征在于套筒的尾端内孔有一台阶,台阶内可装入裹有线缆屏蔽层的屏蔽圈,依次装上密封胶套、压紧圈、弹簧、压紧螺母,并在上紧压紧螺母后,密封胶套将裹有线缆屏蔽层的屏蔽圈紧紧压在套筒内孔的台阶上,使线缆的屏蔽与金属套筒可靠连接,实现了360度屏蔽功能,同时密封胶套受压变形后紧紧挤压在套筒尾部端面、压紧螺母内孔壁以及线缆外皮护套上,使套筒内部形成封闭的内腔,实现了防水密封功能。
本实用新型综合了多种连接器附件的性能特征,将连接线缆的屏蔽层与附件的电气连接点设置在套筒尾部,加大了内部空间,连接线缆露出屏蔽层的剥皮处位于套筒尾端外部,操作人员对屏蔽层的连接处理极为方便可靠,可直接观察到屏蔽层与金属壳体的连接状态,通过利用密封胶套受压变形将线缆的屏蔽紧压在壳体上保证可靠连接,同时密封胶套紧紧挤压在套筒尾部端面、压紧螺母内孔壁以及线缆外皮护套上,使套筒内部形成封闭的内腔,实现了360度屏蔽和全方位密封,有效地克服了现阶段连接器附件结构复杂、体积大、不便于安装使用等缺点,提高了耐环境条件要求的屏蔽、密封、抗电缆拉脱力等多种性能,解决了屏蔽、密封、抗拉脱力等多种性能不容易统一的问题。该种新型多功能连接器附件还具有外型美观流畅,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制造成本低,通用性强,安装连接迅速方便的优点。
该种具有屏蔽密封结构的连接器附件可将套筒与连接螺帽加工成一个整体,也可在套筒上设置灌胶孔,通过灌胶孔向套筒内部灌注密封胶,进一步提高耐环境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连接器附件安装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1连接螺帽,2胶圈,3套筒,4屏蔽圈,5密封胶套,6压紧圈,7弹簧,8压紧螺母,9连接器,10连接器附件,11线缆屏蔽层,12连接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连接器附件安装示意图,屏蔽连接部位在套筒3内腔中部,导致连接线缆的剥皮长度变短,芯线连接困难;将连接线缆12的芯线连接在连接器9上后,再上紧连接器套筒3,连接线缆12的屏蔽已深埋在套筒3内部,由于套筒3的内孔和连接线缆12外皮之间的间隙很小,屏蔽的处理和连接困难,连接的可靠性不能保证。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具有屏蔽密封结构的连接器附件在安装使用时,首先将连接线缆12依次从弹簧7、压紧螺母8、压紧圈6、密封胶套5、屏蔽圈4、套筒3中穿过(套筒3与连接螺帽1、胶圈2已组合在一起);再将连接线缆12的线芯连接在连接器9上;接着将连有套筒3的连接螺帽与连接器9尾端螺纹旋紧,连接器附件10通过胶圈2与连接器9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永锋,未经吕永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14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