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锰循环电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1567.2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8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治平 |
主分类号: | C25C1/10 | 分类号: | C25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6400 湖南省花***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电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锰循环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电解锰工艺中,进入电解槽阳极室的中性液要求含锰35-37g/L,因此在浸出工艺中要求锰粉的品位要在18%以上才能保证浸出中性液质量要求,才会有合理的固液比和浸出率以及浸出成本。但我国当前锰矿资源的品位急剧降低,一般低于15%。因此,如何保证浸出率和浸出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电解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利用较低品位锰资源进行电解的循环电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高位计量池通过管道与循环冷却添补池连接,在循环冷却添补池上安装冷却装置,循环冷却添补池通过管道与中性液溜槽、电解槽的一端连接,阳极液溜槽通过管道与电解槽的一端连接,电解槽的另一端连接一回流溜槽,回流溜槽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到循环冷却添补池。在回流溜槽与循环冷却添补池间接一循环泵。相邻组件之间安装单向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电解锰的产量5%左右,降低锰矿的品位要求,降低电解过程对中性液的含锰量的要求。经实验测得,只需保证锰品位在12%左右,中性液含锰量在15g/L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锰循环电解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一种锰循环电解装置是将一高位计量池(1)通过管道与循环冷却添补池(2)连接,在循环冷却添补池(2)上安装冷却装置(3),循环冷却添补池(2)通过管道与中性液溜槽(5)、电解槽(6)的一端连接,阳极液溜槽(4)通过管道与电解槽(6)的该端连接,电解槽(6)的另一端连接一回流溜槽(7),回流溜槽(7)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到循环冷却添补池(2)。在回流溜槽(7)与循环冷却添补池(2)间接一循环泵(8)。相邻组件之间安装单向阀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治平,未经周治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15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下弯的铝电解槽立柱软母线
- 下一篇:大型搪瓷钢板烧成架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