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升降式多角度桌面阅读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1588.4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1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辉;陈武 |
主分类号: | A47B23/04 | 分类号: | A47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08 青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升降 角度 桌面 阅读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桌面阅读辅助工具,属于人类生活、家庭与教学工具技术领域。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桌面阅读架,有可折叠的、有可升降的、有多角度全方位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场合往往需要折叠、升降、多角度结合在一起来实现使用者的多种工作愿望。
为了克服现有桌面阅读架不能实现完全折叠、升降,多角度调节功能的集成,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桌面阅读架,该桌面阅读架能实现两级组合快速升降、多角度调节、调节快捷、折叠方便紧凑。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功能:
该阅读架由底座、下支撑臂、上支撑臂、托盘、支架、挂带和托盘锁紧机构七部分组成。底座呈“∏”形,上、下支撑臂呈 形。底座与下支撑臂一端铰接,可实现0°~90°转动来完成一级升降,折叠后下支撑臂可完全放入底座的中间空缺内,下支撑臂两侧边框下端偏上位置铰接有支架,支架另一端可自由地卡入底座水平纵杆末端前后依次开设的“L”形卡槽内,可限制支架卡入时的移动,工作时支架可根据下支撑臂旋转的角度选择卡槽锁定下支撑臂。
下支撑臂另一端与上支撑臂下端铰接,铰接部位分别距两端有一定距离,上支撑臂置于内侧,上支撑臂整个宽度完全置于下支撑臂方框内,相对下支撑臂可实现0°~150°范围转动来完成二级升降,折叠后上支撑臂可完全放入下支撑臂的矩形方框内,上支撑臂下端固定一挂带,挂带另一端固定一棒轴,棒轴可卡入下支撑臂侧杆正面加工的“L”形卡槽内,可限制挂带棒轴卡入时的移动,卡槽上下依次排列,工作时挂带可根据上支撑臂旋转的角度选择卡槽锁定上支撑臂。上述两个铰接点处,通过上、下支撑臂分别或组合摆动实现托盘两级升降。
上支撑臂另一端与托盘铰接,相对可实现0°~180°转动,铰接处通过安装在上支撑臂上端的销轴和固定在托盘底面的锁盘组成的锁紧机构实现托盘多角度锁紧,折叠后托盘平落于底座上方。托盘上设置有弹簧夹和档板来实现书本及页面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上、下支撑臂分别或者组合调整托盘高度,通过三处铰接点分别或组合实现托盘多角度调整。该实用新型调节范围广,方便快捷,结构稳定,折叠紧凑,即可平放也可悬挂节省空间。该实用新型适用于各大、中、小学师生、老年人、书房、琴谱、书法字帖、绘画、图书馆、办公室等阅文工作。适用于各种伏案工作,能够端正伏案姿势、预防近视、矫正驼背、缓解眼肌、颈肌、颈椎疲劳及不良习惯的弊病,尤其在讲桌上辅助教师轻松教学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折叠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座三维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支撑臂三维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支撑臂三维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下支撑臂支架工作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支撑臂挂带工作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托盘锁紧机构工作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典型工作实例三维图。
图中1.托盘,2.托盘锁紧机构,3.上支撑臂,4.下支撑臂,5.挂带,6.弹簧夹,7.支架,8.底座,9.档板,10.底座卡槽,11.下支撑臂卡槽,12.棒轴,13.销轴,14.锁盘。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一手扶住托盘(1),一手台起下支撑臂支架(7)或松开上支撑臂挂带(5)(也可同时台起和松开),上支撑臂(3)和下支撑臂(4)可连动,托盘(1)可提起或者放下,同时可前后推动,待托盘(1)位置高度确定后放下下支撑臂支架(7)和挂上上支撑臂挂带(5)固定托盘(1)的高度。拔出托盘锁紧机构(2)中的销轴可调整托盘(1)的水平角,待角度确定后推入销轴固定托盘(1)的抑角。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阅读架完全折叠后主体分上下两层,两层紧贴。上支撑臂(3)、下支撑臂(4)、托盘锁死机构(2)、下支撑臂支架(7)依次落入底座(8)内部。
在图3所示底座三维图中,尾部的“L”形卡槽(10),当下支撑臂支架末端卡入时限制其前后滑动。
在图4所示下支撑臂三维图中,侧杆中部的“L”形卡槽(11),挂带棒轴卡入其中时保证其能够拉住上支撑臂。
在图5所示上支撑臂三维图中,上端中间开缝处为托盘锁紧机构专留的活动空间。
在图6所示下支撑臂支架工作图中,支架(7)末端在“L”形卡槽内前后被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辉;陈武,未经武辉;陈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15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流产生装置
- 下一篇:动车组司机操纵台拐角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