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力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1712.7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3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宏;徐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22 | 分类号: | F16K3/22;F16K3/314;F16K3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18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力控制阀。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水力控制阀的设计有如下不足之处:1、通过阀杆带动阀板来控制阀门的开关大小,阀板离开阀体远近与流量之比是非线性的,当阀板离开阀座较近时,流量变化大,离开远时,流量变化小,因此在阀板接近阀座时,压力稍有波动阀板就很难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而且用于调压的阀门通常设定在某个特定的压力或流量,所以阀杆总是在某个部位与衬套经常摩擦,由于阀杆接触面积少,时间久了磨损会形成间隙,间隙大了就会产生振动以及压力的不稳定。2、它们的密封是用阀板硬顶住阀座的设计,挤压式的密封容易损坏,容易造成泄漏。3、传统的水力控制阀的阀座面积小于进口口径,造成流阻大流量小。4、它们的零部件比较多,有的比较复杂,零件越多质量越不易保证并且维修也复杂。5、由于他们的零件比较多,因此使得阀门比较重。6.传统隔膜式阀的膜片寿命比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力控制阀,从而达到阀门流道设计合理、流量大流阻低、调流准确、密封座寿命长、零部件少重量轻、维修容易、阀门使用期长的目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力控制阀,包括阀体,阀体一侧设有进口端,阀体另一侧设有出口端, 阀体上端设有控制腔,控制腔顶部设有阀盖,阀盖设有压力接口,其特征在于阀体内设有阀套,阀套位于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阀套内设有滑套闸,滑套闸与阀套滑动连接,阀体进口端和阀体出口端位于同一条轴线上,与滑套闸的轴线成30°~85°夹角,阀套下端与进口端连通,阀套下部侧面设有闸孔与出口端连通。阀套上端与阀盖连接,阀套下端装有密封座和进口端密封连接,滑套闸上端设有密封件,滑套闸上端的密封件与阀套上部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滑套闸下端与阀套下部内壁滑动连接。使用时如将进口压力从阀盖的压力接口引入阀套上端压力腔时,则阀门关闭;反之,当引入出口压力时,由于进口压力大于出口压力,阀门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巧妙地把导向和闸孔连体形成阀套,减少了零件并使得安装维修更简单方便。阀体的流道设计合理,尽可能把阀体压力腔的夹角减到最小,使得流道设计得低,以减少流阻而且阀体的重量也减轻,节省了原材料,闸孔的面积大于或等于阀口的面积,因此流阻低流量大,流量变化是线性的因此调节范围大。密封座是压力辅助型的,因此不会由于硬挤而容易使橡胶损坏,密封座寿命长。滑套闸与阀套的接触面积大,不易磨损,所以阀门使用期比隔膜式的阀门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水力控制阀,包括阀体1,阀体1一侧设有进口端,阀体1另一侧设有出口端,阀体1上端设有控制腔,控制腔顶部设有阀盖6,阀盖6设有压力接口,其特征在于阀体1内设有阀套5,阀套5位于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阀套5内设有滑套闸3,滑套闸3与阀套5滑动连接,阀体进口端和阀体出口端位于同一条轴线上,与滑套闸3的轴线成30°~85°夹角,且与阀套的轴线成30°~85°夹角,阀套5下端开口与进口端连接,阀套5下部侧面设有闸孔与出口端连通。阀套下端的闸孔可设计成不同的形状以应用于不同的控制需要。阀套5上端与阀盖6连接,阀套5下端装有密封座2和进口端密封连接,滑套闸3上端设有密封件,滑套闸3上端的密封件与阀套5上部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滑套闸3下端与阀套5下部内壁滑动连接。阀盖上设有进口压力接口和出口压力接口,进口压力接口与阀门进口端连通,出口压力接口与阀门出口端连通,滑套闸与阀盖之间形成压力腔,需要闭合阀门时,进口压力接口接通,出口压力接口关闭,由于滑套闸上端法兰的上面受的是进口压力高于下面的出口压力而滑套闸底部的面积都是进口压力相互抵消,因此在向下力的作用下推动滑套闸至底部的密封座,阀门闭合。需要打开阀口时,出口压力接口打开,由于此时的滑套闸底部面积下面是进口压力上面是出口压力,而滑套闸上端法兰上下都是出口压力相互抵消,在向上力的作用下把滑套闸推开,阀门向上直至闸口完全打开。阀门打开后,水由阀体进口端流入后,经由阀套下端的开口和阀套下部侧面的闸孔,从阀体出口端流出。在该实施例中,阀盖6与滑套闸3之间设有弹簧4,在无压力时阀门关闭。阀体1进口端和阀体1出口端与阀套5和压力腔的轴线成夹角的优点在于水流从进口端经套筒到出口端的路径较短,流阻更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1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