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洋地热探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2755.7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2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徐行;张志刚;于彦江;万芃;刘碧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主分类号: | G01K17/08 | 分类号: | G01K1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4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地热 探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探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海洋地热探测系统。
技术背景
地球内部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而这些资源大多都蕴藏在海底;由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赋存条件与沉积层地热状态密切相关,因此准确了解作为水合物载体的沉积层温度分布情况,是判断天然气水合物是否可以稳定存在的前提,由此,可进一步对其资源潜力进行科学的评价和预测。
现有的被广泛应用的海洋地热探测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德国不莱梅大学研制成的,其测量系统焊接为一个整体,搬运不方便;仪器筒端盖固定,出现故障难以维修;设备收放不方便,辅助设备较多;另一种海洋地热探测系统是由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研制成的,其由四个圆筒组成,一个为仪器筒,另一个为电池筒,另外两个为配重筒,整体可拆卸搬运;但前端细探针固定方式较简单,容易造成探针弯曲。
综上,开发一种海洋地热探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此类装置的缺陷,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装配、拆卸和搬运、便于维修、设备收放简单的海洋地热探测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洋地热探测系统,包括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钢矛,平行固定于所述钢矛上的探针组件,连接于所述探针组件及钢矛后端部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互相平行的上压板和下垫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上压板与下垫板之间的仪器筒、电池筒。
所述上压板外表面设置有电缆防护罩。
该系统还包括穿设于所述上压板、下垫板上的提杆,所述提杆的前端与所述钢矛的后端部螺纹连接;所述提杆位于上压板、下垫板之间的部分上套接有配重块。
所述仪器筒的前端密封连接有一防护罩,所述探针组件及钢矛的后端部位于所述防护罩与下垫板形成的空腔内部。
所述探针组件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的具有一内部空腔的探针外壳、密闭连接于所述探针外壳前端的第一堵头、位于所述探针外壳内腔中的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探针外壳内腔中的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的引线。
所述探针组件还包括有具有一空腔的过渡接头,所述过渡接头的前后两端分别密封所述探针外壳和所述仪器筒的端部;所述探针外壳的内腔与所述过渡接头内腔导通。
所述过渡接头内腔中设置有与所述引线电性连接的上接头,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接头、仪器筒电性连接的下接头,所述上接头与下接头通过一锁套连接。
所述过渡接头外壁还设置有一第二堵头。
所述探针外壳前端还设置有保护锥头。
所述探针外壳前端还连接有保护头。
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海洋地热探测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
1、其整体结构简单、便于装配、维修;
2、整个装置收放简单,可拆卸放置,占用空间小,运输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地热探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的探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海洋地热探测系统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洋地热探测系统,在整个装置的后端部,具有互相平行的上压板13、下垫板17,在其二者之间轴向的连接三个独立的密封筒,其分别为仪器筒15、电池筒16和平衡筒(图未示),并且在上压板13外部与仪器筒15对应的地方,设置有一电缆防护罩12。
在仪器筒15的前端筒盖上密闭连接有一防护罩19,其与下垫板17形成一个空腔,防护罩19的前端套装有一钢矛2,也就是说钢矛2的后端部位于防护罩19的空腔内;钢矛2沿整个装置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具有足够的长度,可深入水下,在钢矛2上,通过多个探针固定架3连接有一探针组件,探针组件亦沿整个装置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与钢矛2平行;为了便于安装,本发明人将钢矛2设置为多段,其中各段之间采用螺纹互相连接。
另外,该探测系统还设置有一提杆11,其沿整个系统的长度方向穿接上压板13和下垫板17,其前端穿过下垫板17,与钢矛2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后端位于上压板13的外表面,并开设有径向的通孔,可供钢丝穿过,以方便本装置打捞;在上述提杆11位于上压板13和下垫板17之间的部分上套接有配重铅块14,以便于本装置在水中能快速下沉,提高作业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未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27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声器振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大功率硅衬底LED结温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