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手持电子设备的卡式备用电源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2880.8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3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衡;钟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衡;钟金红 |
主分类号: | H02J9/04 | 分类号: | H02J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手持 电子设备 卡式 备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备用电源装置,尤其涉及用于手持电子设备的卡式备用电源。
背景技术
手机、PDA、数码相机或上网本等手持电子设备,为了便于用户的携带和使用,生产企业在不断地促进其结构的细小化,而这些手持电子设备的电池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小,由此导此微型化的手持电子设备其电池容量变得更少,可以待机使用的时间更短。除了电池生厂商研发出体积更小而容量却能更大的电池之外,用户只能多备几个电池携带使用。但在电池耗尽之后,更换新电池时,必须中断手持电子设备的使用,关机并更换电池,在关键时刻,会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情况,比如抓拍相片,比如手机正在通话中等情况。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利用五号电池充当外接的备用电源,通过电路切换为手机进行充电,然而五号电池的容量有限,而且在手机使用中,外接一个通过导线联接的五号电池备用电源,十分地不方便,在使用中很容易脱落。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卡式备用电源结构,可以适用于各类手持电子设备,比如手机、PDA、数码相机、上网本电脑或掌上游戏机等手持电子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卡式备用电源结构,可以适用于各类手持电子设备,比如手机、PDA、数码相机、上网本电脑或掌上游戏机等手持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为:用于手持电子设备的卡式备用电源,其特征包括设有电池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止抵于手持电子设备一端的凸起部,壳体的另一侧活动联接有止抵于手持电子设备另一端的扣压部;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与手持电子设备的电源电路联接的联接端。
其进一步技术内容为:所述的凸起部设有与手持电子设备的端部嵌合的定位块,还包括与联接端联接的过渡联接块,过渡联接块底部与联接端电性联接,过渡联接块的上端与手持电子设备的电源接口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内容为:还包括设有前述扣压部的扣压体,所述的扣压体于扣压部的另一侧还设有二个与壳体滑动联接的滑条,所述壳体设有用于限定滑条滑动的滑槽。
其进一步技术内容为:所述的滑条尾部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设于壳体上的弹簧座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内容为:所述的弹簧座与壳体为可拆式联接,所述的壳体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弹簧座的固定孔。
其进一步技术内容为:所述的壳体上还设有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还设有用于充电和输出电源的联接插口。
其进一步技术内容为:所述的扣压体设有摄像孔,所述的电路板还联接电量指示灯,及用于启闭电量指示灯的电量开关按钮。
其进一步技术内容为:所述的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设于壳体本体内侧的盖板,前述定位块设于盖板上,所述的联接端为可拆式的弹性导电片,所述壳体本体上设有用于固定弹性导电片的卡槽,卡槽内设有用于弹性导电片定位的固定板。
其进一步技术内容为:还包括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与弹性导电片、联接插口或壳体上设有的充电插座孔电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内容为:所述的手持电子设备为手机、PDA、数码相机、上网本电脑或掌上游戏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卡式联接方式,简单快捷地在手持电子设备上固定了一个备用电源,通过手持电子设备现有的电源接口联接,使得手持电子设备在原有电池耗尽时,可以不关机、不停止原有的操作,快捷地接通备用电源,而且卡式联接方式能将备用电源与手机等手持电子设备紧固地联接在一起,丝毫不影响手机等手持电子设备的原有使用方式和状态。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利用手持电子设备原有的备用电池当作本实用新型中安装于壳体本体内的电池。本实用新型能为现有大量手持电子设备提供可靠的备用电源,它的推广应用具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手持电子设备的卡式备用电源具体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手持电子设备的卡式备用电源具体实施例电路方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式备用电源(用于手机)具体实施例立体图;
图4为图3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5为图3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6为图3实施例的侧面视图;
图7为图3实施例之壳体本体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 2壳体
20联接端
22滑槽 23弹簧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衡;钟金红,未经王衡;钟金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28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