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液灌流器血嘴小帽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3566.1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4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仁;陈香美;吴雄飞;顾汉卿;罗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希尔康血液净化器材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112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灌流 器血嘴 小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血液净化领域的血液灌流器的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血液净化疗法在我国迅速发展和普及。其中血液灌流是血液净化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血液灌流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对重症毒物、药物中毒有良好的疗效,并且亦可用于许多慢性顽固性和疑难性疾病的治疗。故一次性使用的血液灌流器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
血液灌流器在血液净化过程中,串联在引出体外的循环血路中,血液流经罐体时吸附剂将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吸附,被净化的血液再进入体内循环。所以灌流器的灭菌,特别是灭菌后的密封贮存、运输非常重要。密封运输的过程中,灌流器如果密封不严,会导致空气进入,污染灌流器内装填的物质,且内容物会渗漏出来,同样导致灌流器被污染。灌流器压盖上的血嘴和血嘴小帽是灌流器密封的关键点之一,现在大多数都是采用螺纹配合,借助密封垫压住血嘴达到密封,实践证明这种密封方式单一通过螺纹拧紧压住血嘴密封效果不甚理想,成为灌流器密封的一个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将压盖血嘴密封更好的血液灌流器血嘴小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血液灌流器血嘴小帽,所述小帽由上部大直径段和下部小直径段两部份组成,所述上部为手拧部分,下部为与压盖血嘴相适配的外螺纹部分,其关键在于:所述外螺纹部分为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外螺纹部分上端封闭,上述外螺纹部分的内径上端小,下端逐渐变大呈锥形,与压盖血嘴下大上小的结构相适配。所述外螺纹部分上端中央向下伸出有塞子,所述塞子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逐渐变小呈圆锥形。血嘴小帽与压盖血嘴螺纹配合拧紧后,1、外螺纹部分内径上小下大的锥度与血嘴上小、下大的锥度相配合密封;2、血嘴小帽的塞子伸入压盖血嘴口部内孔将其密封;3、血嘴小帽内顶面压住血嘴口部端面密封,形成三维的密封,使得血嘴小帽与压盖血嘴密封严实,不容易被污染。由于塞子为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逐渐变小呈锥形,所以塞子进入塞得更紧,密封效果更好。
上述塞子下端端面为球形。在拧入的过程中,塞子进入压盖血嘴更顺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独特,独具三维密封的效果,使得血嘴小帽与压盖血嘴之间的密封严实,灭菌、贮存或运输过程中不会对血液灌流器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血液灌流器血嘴小帽,所述小帽由上部大直径段和下部小直径段两部份组成,所述上部为手拧部分1,手拧部分1为上端开口的筒状,手拧部分1外圆周均布有防滑的筋条。下部为与压盖血嘴相适配的外螺纹部分2,所述外螺纹部分2为下端开口的筒状,外螺纹部分2的内径上端小,下端逐渐变大的锥形。所述外螺纹部分2上端中央向下伸出有塞子3,所述塞子3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逐渐变小呈圆锥形,塞子3下端端面为球形。
如图2所示,血嘴小帽的外螺纹部分2与血嘴4护套内螺纹配合拧紧后,血嘴小帽与血嘴4相配合实现三维密封。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希尔康血液净化器材研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希尔康血液净化器材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3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