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苯可溶物测定的氮气压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4398.8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1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彦;张广斌;徐凯;于会明;于冬雪;顾竹林;孙玉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29/085 | 分类号: | B01D29/085;G01N5/0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溶 测定 氮气 压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苯可溶物测定的氮气压滤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逸散物是煤焦化行业焦炉作业场所存在的一种含有多种致癌物复杂的多成份混合物,长期接触焦炉逸散物可引发焦炉工肺癌。为了对焦炉逸散物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提供准确依据,需要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焦炉逸散物浓度,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先用玻璃纤维纸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焦炉逸散物的总颗粒物,再用苯作洗脱液,在超声清洗器中洗脱滤纸样品中总颗粒物,过滤洗脱液,滤去洗脱液中苯不溶颗粒物,收集洗脱液,蒸干洗脱液中苯,用重量法测定残留的苯可溶组分。实验室通常采用普通漏斗过滤,存在的弊端为:一方面,洗脱液中苯可溶组分会残留在滤纸上,从而影响测定结果;另一方面,过滤流程长,苯挥发量大,危害作业人员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苯可溶物测定的氮气压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苯可溶物测定的氮气压滤装置,包括砂芯漏斗、三通管、单孔硅橡胶塞、玻璃管和乳胶管,单孔硅橡胶塞安装在砂芯漏斗顶端,单孔硅橡胶塞中部插入玻璃管,三通管外侧套有乳胶管,三通管通过玻璃管与砂芯漏斗内部相通。
所述的三通管一端连接在氮气瓶分压表上,一端与玻璃管连接,一端的端口处设有螺旋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氮气作动力,有效的加快了过滤速度,缩短了过滤流程,不仅提高了检测的效率,还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苯的挥发量,从而保护了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
2、过滤过程中可加入适量苯,通过压滤方式冲洗,减少了残留,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苯可溶物测定的氮气压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砂芯漏斗1、三通管4、单孔硅橡胶塞2、玻璃管3和乳胶管5,单孔硅橡胶塞2安装在砂芯漏斗1顶端,单孔硅橡胶塞2中部插入玻璃管3,三通管4外侧套有乳胶管5,三通管4一端连接在氮气瓶分压表上,提供总动力来源;一端与玻璃管3连接并通过玻璃管3与砂芯漏斗1内部相通;为方便进一步控制氮气压力,将三通管4剩余一端的端口处设置螺旋夹6,用来微量调节氮气分流量。
使用时,将洗脱液倒入砂芯漏斗1中,将单孔硅橡胶塞2紧密安装在砂芯漏斗1上部,通过旋拧螺旋夹6来调节氮气分流量,从而将连接砂芯漏斗1端的氮气流量调至适中,将洗脱液快速压至收集容器中,再加入适量苯冲洗压滤,从而减少了苯可溶物的残留,同时在氮气的保护下可以防止苯可溶物被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未经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43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重滤芯
- 下一篇:用于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纯化的纯化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