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联动油压机纵梁压制模具装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4820.X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5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谭景林;袁振寒;郑克宇;庞萍;谭新杰;谭刚;易建忠;杨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仙达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13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联动 油压机 压制 模具 装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装卸装置,特别是一种大型联动油压机纵梁压制模具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架纵梁压制时,因车架种类繁杂,模具更换频率高,换模时采用原有的传统方式,如图1所示,原纵梁模具在油压机内的装卸过程为:当模具2在油压机内时,压机内的滚轮8托起模具2,用钢丝绳通过前吊位的滑轮拖出模具到模具托架,因为受行车高度的限制,首先用前吊位钢丝绳6和前吊位滑轮4将模具2拖出一半,然后再用后吊位钢丝绳7和后吊位滑轮5通过将模具全部拖出,拖出模具需要换两次钢丝绳和吊位,效率低,费时费力,而且由于车间高度有限,需频繁更换钢丝绳,安全隐患大,场地占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少场地占用和时间浪费、减少了安全隐患、效率高的大型联动油压机纵梁压制模具装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大型联动油压机纵梁压制模具装卸装置,包括换模架、联动油压机托模架,所述联动油压机托模架的上方设置有六联动压机,所述换模架和联动油压机托模架上设有多个滚轴,所述滚轴通过链轮组与电机及减速机连接,所述联动油压机托模架上的每个滚轴的下方安装有可升降滚轴的液压顶出缸。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能在换模时,无需使用行车作为动力牵引,直接启动一台电机和液压顶出缸将模具从联动油压机托模架中传送出来,实现换模目的,避免频繁更换工装造成的场地占用和时间浪费,减少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模具装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中:1-六联动压机;2-模具;3-换模架;4-前吊位滑轮;5-后吊位滑轮;6-前吊位钢丝绳;7-后吊位钢丝绳;8-滚轮;9-电机及减速机;10-联动油压机托模架;11-滚轴;12-链条;13-液压顶出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大型联动油压机纵梁压制模具装卸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大型联动油压机纵梁压制模具装卸装置,将原有的联动油压机托模架10内的滚轮8改为滚轴11,并在滚轴11的一端端装上链轮,通过链条12相互连接,再与电机及减速机9相连。同时,换模架3上原有的滚轮8也改为滚轴11,也用链条12相互连接,再接到同一电机及减速机9上。这样,在电机启动时,保证各滚轴11速度及旋转方向一致。
装卸过程为:在换模架3和联动油压机托模架10上均装有滚轴11,联动油压机托模架10内的滚轴11在液压顶出缸13的作用下可上下运动,当需要拖出模具2时液压顶出缸13顶出滚轴11,托起模具2,然后开动电机及减速机9带动滚轴11转动,滚轴11带动模具2移动出联动油压机托模架10到换模架3上,再用行车吊走即可,当需要拖入模具3时,只需控制电机反方向转动即可,采用这种方式解决了原装置效率低、费时费力的缺点,可实现装卸模具自动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仙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仙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48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开式液压机床身
- 下一篇:高精度手动压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