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行驶距离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5091.X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0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兆惠;王超;孙天娇;孙兴成;刘兆君;万烨;于凤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2/00 | 分类号: | G01C22/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滨生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行驶 距离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试验信号采集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外快速测定车辆行驶距离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行驶距离测量装置和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车辆自带仪表测量,即通过里程表获得车辆行驶距离信息。常用的有两种,机械式和电子式,机械式里程表原理为变速箱动力输出端有一小型涡轮蜗杆装置,带动一软轴,软轴带动里程表;电子式里程表是由传感器测量出车轮转速,把信号发给ECU,ECU根据标配轮胎直径换算成米数,发出电脉冲,控制里程表读数。
上述装置和方法的特点是:适合长距离测量,便于获得总行驶距离和每次重新设置后车辆行驶的距离。存在的问题是,不便于向其他装置输出信号,由于表盘的测量最低精度为1Km,误差偏大,使用范围受限,不能满足车辆技术试验研究过程中的精度要求。
第二类装置和方法是仪器测量法。常用的测试仪器称为“五轮仪”,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其中接触式五轮仪以测试轮作为传感器,通常安装在车辆后部,通过螺栓和车身相连,在测试轮中心安装有脉冲发生器,当车辆行驶时,会根据所获得的脉冲数来计算车辆行驶距离。非接触式五轮仪是接触式五轮仪的改进产品,通过激光测量技术实现传感器与地面不接触,避免了由于车辆颠簸造成的误差。
上述装置和方法的特点是:虽然精度高,但仪器结构复杂,对操作技术的要求高及成本和价格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行驶距离测量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精确度差、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测量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车辆技术试验研究,能够实现快速、精确、经济的进行车辆行驶距离测量的装置。
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行驶距离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用于与车身相固定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用于与车轴连接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一联轴器一端连接,所述测量单元为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测量轴与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的壳体固定在所述固定装置上,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信号通过串行总线传输至所述信号处理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联轴器为弹性联轴器。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为计算机或微处理器。
所述串行总线为RS485或RS232串口。
所述固定装置是由固定支架、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两端的活动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动支架外端的吸盘所构成。
所述吸盘上设有锁紧装置。
所述锁紧装置为手压按柄。
本实用新型由吸附式固定装置、活动支架、固定支架、距离传感器、弹性联轴器、固定盘等组成。所述的吸附式固定装置由吸盘和锁紧装置构成,所述的活动支架一端与吸盘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支架相连。通过吸盘实现测量装置与车身间的连接,为了适用于不同的试验车辆,安装有活动支架,可以根据车身位置与角度进行调节。固定支架上安装有所述的距离传感器,通过弹性联接与车轴相连,其输入端与车轴同速运动,能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快速测定车辆的行驶距离,获得的信号通过RS485或RS232串口导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车辆行驶距离测量装置通过固定盘及联轴器使车轴与距离传感器相连测量车辆距离参数,避免了车辆自带仪表测量精度不足且不能够输出信号的缺点,同时克服了专用测试仪器“五轮仪”价格昂贵、结构复杂、操作要求高等缺点,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车辆行驶距离数据测量工作,特别适用于车辆技术试验等研究工作。
2、与车身固定采用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便于调整,可以适应不同型号、规格的车辆测量。
3、吸附式固定装置能够牢固地吸附于车身,采用吸盘和锁紧装置的结构形式,具有安装方便、快速,对车身无损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辆行驶距离测量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辆行驶距离测量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吸盘;2.活动支架;3.固定支架;4.固定盘;5.弹性联轴器;6.距离传感器;7.车轮;8.车身;9.锁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50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磁钢椭圆齿轮流量计
- 下一篇:新型3D计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