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刻度管大容量精密试剂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5968.5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2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山;吴俊森;贾祥凤;王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刻度 容量 精密 试剂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仪器,特别涉及一种内置刻度管大容量精密试剂瓶。
(二)背景技术
目前,精确配制固定浓度的溶液时,一般采用容量瓶,但容量瓶只能配制较小体积的溶液。量筒的体积也不能做到足够大,体积大了用肉眼观察液面刻度容易造成误差,从而降低了准确度。目前取用较大体积量液体时,往往选择使用容量瓶或量筒多次累加量取的办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误差较大,配制的溶液体积不准确,直接影响了配制溶液浓度的准确度。而且因为溶液体积较大,配制的溶液不易混合均匀,也容易造成配制溶液浓度的不准确,另外想精确取出大体积量溶液时也比较困难。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准确配制及取出较大体积量液体的内置刻度管大容量精密试剂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置刻度管大容量精密试剂瓶,包括试剂瓶,其特征是:在试剂瓶内设有搅拌装置,试剂瓶内紧靠瓶底安装有出液装置,试剂瓶内紧靠内壁自瓶底向上安装一竖直的刻度管,刻度管的底端设有进液口,刻度管的顶端设有出液口。
该内置刻度管大容量精密试剂瓶,出液装置包括一橡胶塞,橡胶塞内置有玻璃管,玻璃管一端与试剂瓶内瓶底相通,玻璃管另一端与硅胶管相连接,硅胶管上设有夹子;刻度管的刻度值有两列,其中一列数值从下往上依次增大,刻度线的数值代表液体在刻度管内的凹液面与此刻度线相平时,瓶中液体总的体积值,另一列数值从上往下依次增大,取出溶液的量根据取出后刻度值与初始时刻度值的差值计算;刻度管朝向瓶内的侧面为不透明面,以便于读数。
该内置刻度管大容量精密试剂瓶,在试剂瓶的顶端加搅拌装置,可以起到混匀不同组分的效果,解决了大容量溶液不易混合均匀的问题;在试剂瓶的内壁放置了刻度管,刻度管底端与试剂瓶底部相通,根据U型管原理,刻度管中液面的高度与试剂瓶内液面的高度相同,刻度管的内径较小,观察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比较容易,可以准确定容到所需要的体积,对应刻度管上不同的刻度值,这种试剂瓶可以定容不同的体积,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瓶壁的下端有出液装置,可以通过此装置控制刻度管中液面下降的位置准确取出所需量的溶液,避免了搬动试剂瓶,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内置刻度管大容量精密试剂瓶,可以准确方便的配制及取出较大体积量液体,且通过搅拌装置可以将所需液体混合均匀,提高了量取液体的精密度,方便了操作。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置刻度管大容量精密试剂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试剂瓶,2搅拌装置,3出液装置,4刻度管,5进液口,6出液口,7橡胶塞,8玻璃管,9硅胶管,10夹子。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内置刻度管大容量精密试剂瓶,包括试剂瓶1,其特征是:在试剂瓶1内设有搅拌装置2,试剂瓶1内紧靠瓶底安装有出液装置3,试剂瓶1内紧靠内壁自瓶底向上安装一竖直的刻度管4,刻度管4的底端设有进液口5,刻度管4的顶端设有出液口6,出液装置3包括一橡胶塞7,橡胶塞7内置有玻璃管8,玻璃管8一端与试剂瓶1内瓶底相通,玻璃管8另一端与硅胶管9相连接,硅胶管9上设有夹子10;刻度管4的刻度值有两列,其中一列数值从下往上依次增大,另一列数值从上往下依次增大,刻度管4朝向瓶内的侧面为不透明面。
该内置刻度管大容量精密试剂瓶,在使用时,通过试剂瓶1瓶口往试剂瓶1内添加溶质和溶剂,瓶中的液体经刻度管4底端进液口5进入刻度管4,通过内置的刻度管4观察液面上升情况,待刻度管4内液体的凹液面与需要体积值的刻度线相平时,停止往试剂瓶1内加液体,此时试剂瓶1内液体的总体积为此刻度线显示的体积值。根据需要的体积可以加入与不同刻度线对应量的试剂,能准确得到不同量的体积,然后启动搅拌装置2,将加入的溶质和溶剂混合混匀,取出溶液时可以通过出液装置3上的夹子10控制刻度管4中液面下降的位置,准确取出所需量的溶液,方便了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59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