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6003.8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4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鲍同柱;谭玉林;柳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鲍同柱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封闭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控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在负压封闭引流过程中常发生管腔阻塞现象,严重感染或大创面者更易阻塞。专利号为200820065235.9提供一种负压封闭引流配套冲洗装置连接管,通过采用间断灌注冲洗的方法,改善了临床上容易导致引流管堵塞的状况。然而在临床应用中发现,采用改进后的引流方式仍有许多不足,因人为操作因素致使冲洗装置打开不及时,冲洗不彻底,夜间入睡忘记操作,仍可导致管腔堵塞,伤口愈合延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有效解决人为操作差异所带来的问题,使引流更加充分、彻底,有利于伤口愈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输液管上端连接输液瓶,下端连接海绵状敷料。
三通管一端连接外接空气管,一端连接引流管,另一端连接海绵状敷料,引流管连接引流瓶。
所述的控制装置内设有电源控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与程序控制模块通过线路相连,程序控制模块与夹片通过线路相连。
所述的控制装置外设有可视显示屏。
第一夹片控制外接空气管的闭合,第二夹片控制输液管的闭合,第三夹片控制引流管的闭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控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通过自动控制引流装置冲洗,避免了因未能及时打开冲洗装置导致的管腔阻塞,从而达到充分、彻底引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自动控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控制装置1内设有电源控制模块12,电源控制模块12与程序控制模块13通过线路相连,程序控制模块13与第一夹片5,第二夹片6,第三夹片7通过线路相连;控制装置1外设有可视显示屏16,通过设置控制装置1,自动定时控制第一夹片5,第二夹片6,第三夹片7的开和关。
当装置使用的时,接通电源14,打开开关15;调节控制装置1,可视显示屏16设置程序和冲洗时间。
第一夹片5控制外接空气管11的闭合,第二夹片6控制输液管9的闭合,第三夹片7控制引流管10的闭合。
夹片关闭代表松开,夹片打开代表压紧。
第一步:第二夹片6打开,第三夹片7关闭,第一夹片5关闭,外接空气管11开通,引流管10开通,此时此时抽吸海绵状敷料2引流液至引流瓶4中。
第二步:第二夹片6关闭,第三夹片7打开,第一夹片5关闭,输液管9打开,此时冲洗液进入海绵状敷料2处,适当浸泡海绵状敷料2,防止阻塞。
第三步:第二夹片6关闭,第三夹片7关闭,第一夹片5打开,引流管10开通,引流液冲洗伤口,冲洗的间隔时间可以通过可视显示屏14自行设置。
以此循环以上三步,达到自动控制负压封闭引流和间断灌注冲洗的目的,避免了因人为因素未能及时打开冲洗装置导致的管腔阻塞,使引流更充分、彻底,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同柱,未经鲍同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60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