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X射线管组件外接式真空注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6049.X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6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章启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万东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5/00 | 分类号: | H01J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2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组件 外接 真空 注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X射线管注油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X射线管组件外接式真空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生产厂家对X射线管组件的真空注油,均采用内置式真空注油方式,其过程为:将整个组件推入到真空容器中,进行抽真空和真空状态下注油,其特点为:适应性广,适合各种各样的组件窗口。其缺点为:抽真空的时间长,配置的真空泵功率大,但对X射线管组件的有效抽速反而慢,同时不利于进行组件加热。原X射线管组件的真空注油方式如图1所示。将X射线管组件放入真空箱中,将注油管对准X射线管组件的注油窗口,然后关闭真空箱,开启真空泵抽真空;抽真空约1小时后(根据X射线管组件的特点决定),将滤油机中滤好的变压器油放入储油罐中,开启注油管阀门进行注油,至窗口处油面于平台上端面平齐止,关闭阀门,完成注油。因系统的真空度较高,油的温度较高,油中会有大量的气体溢出,油面呈翻滚状,要继续抽真空至油面成静止状态才可以停止抽真空。此注油方法,因组件处于整个箱体内,均处于真空状态,若X射线管组件存在渗漏问题,不能及时地发现,需要通过后续的渗漏试验进行检查;同时箱体处于真空状态,通过外输入电源进行箱内加热还存在真空状态放电拉弧的问题,所以从安全方面考虑不允许进行箱内加热,这对X射线管组件的注油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只能通过后续的高压试验进行筛选。还有此方式不能进行油循环,组件内残留的杂质与注入的变压器油混合在一起,油中 可能会漂浮着如油漆残片等杂质,造成用户的不能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X射线管组件外接式真空注油装置的技术方案,直接对X射线管组件进行抽气,效率高、可靠性好、能耗低。
所述的X射线管组件外接式真空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贮油罐,真空贮油罐连接三条管路,一路为连接滤油机的进油管路,一路为连接真空泵的气管,真空泵与气管末端之间设置抽真空分配装置,第三路为注油管路,注油管路末端连接设置注油分配器,注油分配器各管路的末端连接设置注油接头的注油管,注油接头的抽真空管与抽真空分配装置管路连接,注油接头的回油管管路连接回油分配器,回油分配器依次连接油泵、回油罐。
所述的X射线管组件外接式真空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贮油罐上设置油面标尺,真空贮油罐内部下方设置加热与温控装置,真空贮油罐底部设置排油阀。
所述的X射线管组件外接式真空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贮油罐的进油管路上设置进油阀。
所述的X射线管组件外接式真空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贮油罐的气管上设置真空表,注油接头的抽真空管与抽真空分配装置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真空表、放气阀、抽气开关阀。
所述的X射线管组件外接式真空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油管路上设置注油阀,注油分配器的各管路上设置注油开关阀。
所述的X射线管组件外接式真空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接头的回油管与回油分配器之间的管路设置回油开关阀。
所述的X射线管组件外接式真空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油接头下方设置软管,软管与X射线管组件的窗口分体插接设置。
所述的X射线管组件外接式真空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油罐上设置油面标尺,回油罐底部设置排油阀。
所述的X射线管组件外接式真空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油接头上设置锁紧螺丝,锁紧螺丝与X射线管组件的窗口紧配连接。
本实用新型直接对X射线管组件进行抽气,有效率高、可靠性好、低能耗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X射线管组件的真空注油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注油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油阀,2-进油管路,3-真空贮油罐,4-气管,5-加热与温控装置,6-注油管路,7-注油分配器,8-注油阀,9、9a-排油阀,10、10a-油面标尺,11-注油开关阀,12-真空表,13-放气阀,14-抽气开关阀,15-抽真空分配装置,16-真空泵,17-回油分配器,18-油泵,19-回油罐,20-回油开关阀,21-注油接头,22-窗口,23-X射线管组件,24-抽真空管,25-回油管,26-注油管,27-锁紧螺丝,28-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万东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万东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60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反射体
- 下一篇:一种手机私密通讯管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