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高黏度料液体系的酶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6637.3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4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夏文水;许学勤;白云鹏;张家骊;姜启兴;梁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林海洋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40 | 分类号: | C12M1/40;C12M1/02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25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黏度 液体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酶反应器。
背景技术:
在生物酶反应中,底物与酶的充分接触是确保酶反应高效进行的关键因素。然而,一些高黏稠度的高分子底物由于其自身理化性质的特点溶解性较差。现有酶反应器,多为只带低速搅拌器的反应器。这类反应器只适用于流动性良好的低黏度料液体系。对于黏度很大的料液体系,反应用的酶不能快速均匀地得到分散,从不能获得高效的酶反应效果,如果酶解反应局部产生的产物对酶有抑制作用,则有可能使部分酶活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参与反应的酶充分均匀地分散在高黏度溶液体系中的适用于高黏度料液体系的酶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高黏度料液体系的酶反应器,其特征是:包括酶解罐,酶解罐内设置搅拌器,酶解罐上设置固体反应剂投料口,酶解罐上部分别与第一反应溶剂进料阀、压缩空气阀及工艺水阀连接,酶解罐与循环管道装置连接,循环管道装置包括与酶解罐上部连接的第二循环管阀,第二循环管阀与高剪切均质机连接,高剪切均质机与第一循环管阀连接,高剪切均质机与第一循环管阀之间的管道上接一个与第二反应溶剂罐连接的第二反应溶剂料阀,第一循环管阀与下料阀连接,下料阀与酶解罐下部连接,在第一循环管阀与下料阀之间的管道上接有出料阀和排污阀。
酶解罐为夹套加热形式,夹套上设有夹套恒温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将高剪切均质机与酶反应罐耦合组成一种间歇式酶反应器,可以使参与反应的酶充分均匀地分散在高黏度溶液体系中,反应过程产生的产物能及时分散到整个溶液体系,使得整个酶反应过程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适用于高黏度料液体系的酶反应器,包括酶解罐12,酶解罐内设置搅拌器9,酶解罐上设置固体反应剂投料口11,酶解罐上部分别与第一反应溶剂进料阀7、压缩空气阀8及工艺水阀10连接,酶解罐与循环管道装置连接,循环管道装置包括与酶解罐上部连接的第二循环管阀6,第二循环管阀与高剪切均质机1连接,高剪切均质机与第一循环管阀16连接,高剪切均质机与第一循环管阀之间的管道上接一个与第二反应溶剂罐3连接的第二反应溶剂料阀2,第一循环管阀与下料阀15连接,下料阀与酶解罐下部连接,在第一循环管阀与下料阀之间的管道上接有出料阀18和排污阀17。
酶解罐为夹套加热形式,夹套上设有夹套恒温加热器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酶反应首先连接管路通过工艺水阀放入一个量的工艺用水后,开启酶解罐12的搅拌器9,同时通过固体反应剂投料口11,按比例投入酶反应固体底物及酶制剂,将投入的酶反应固体底物及酶制剂与反应溶剂一配制成分散均匀的悬浮液。开启下料阀15、第二循环管阀6及第一循环管阀16,同时开启高剪切均质机1,通过循环剪切作用,进一步提高罐内悬浮料液的分散性和悬浮稳定性。按预定比例将反应溶剂二装入第二反应溶剂罐3,开启第二反应溶剂料阀2,使反应溶剂二以一定比例与正在循环的悬浮液混合,在高剪切混合均质机1作用下,使反应溶剂二与悬浮液充分接触分散,同时将悬浮液中酶反应固体底物溶解,成为高黏度的溶液,直到最后得到一种酶制剂均匀分散在(由溶剂一、溶剂二及溶解的酶反应固体物构成的)高黏度底物溶液的酶反应体系,关闭第二循环管阀6、第一循环管阀16、高剪切均质机1。搅拌器9继续运行,直到酶反应完成。反应完成后,关闭固体反应剂投料口11、搅拌器9、第一反应溶剂进料阀7,开启出料阀18,然后开启压缩空气阀8,使恒温搅拌罐内已经完成的反应的料液通过出料阀18后管路,送到此酶反应器的下道工序。
待料液完全从酶解罐12排尽后,关闭出料阀18,开启工艺水阀10使工艺用水进入酶解罐12,并开启第二循环管阀6、第一循环管阀16、高剪切均质机1及搅拌器9,对整个酶反应器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开启排污阀17将罐内清洗液排走,如此完成一个清洗循环。
反应过程的体系温度通过夹套恒温加热器13实现。液位计5、pH计4、温度计14分别用于指标酶解罐12内酶反应体系的液位、pH、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林海洋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江南大学,未经江苏双林海洋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6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