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欠采样混频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6924.4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4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陆文兴;赵浩华;朱华国;汪刚;高志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同惠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D7/12 | 分类号: | H03D7/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 混频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混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欠采样的原理将高频信号混频到低频信号的混频电路。
背景技术
在高频测试电路中,从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高频信号加载到待测元件上之后产生的测试信号仍然为高频信号,对这些高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的时候,往往因为采样芯片采样频率较低无法满足要求,而导致无法对待测元件进行准确的检测,如果选择采样频率高的采样芯片,成本会很高,而且需要配置相应的高性能的处理芯片,最终导致成本极高或者是根本无法实现对待测元件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的高频测试电路中现有的采样芯片的采样频率较低,无法满足高频测试电路的需要的问题,提供一种欠采样混频电路。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欠采样混频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采样控制信号发生器、第一级欠采样电路、第二级欠采样电路以及带通滤波器,采样控制信号发生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级欠采样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采样控制信号发生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级欠采样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级欠采样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级欠采样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级欠采样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带通滤波器。
所述的采样控制信号发生器包括采样频率输入端、D触发器、或门以及非门,所述的采样频率输入端与D触发器的CLK端、第一或门和第二或门的输入端连接,D触发器的输出端Q端连接第一或门的输入端,端连接第二或门的输入端以及D触发器的D端,D触发器的CLR端和PR端连接电源,第一或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非门,第二或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非门,第一或门的输出端为第二级采样电路的正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非门的输出端为第二级采样电路的负控制信号的输入端,第二或门的输出端为第一级采样电路的正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二非门的输出端为第一级采样电路的负控制信号的输入端。
所述的第一级采样电路的正控制信号输入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以及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待采样信号,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一运放的正输入端和第一电阻,第一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第一运放的负输入端,第一运放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一级采样电路的负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第三电阻与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二运放的负输入端,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接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第二运放的正输入端,第二运放的输出端为第一级欠采样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第二运放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第二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
所述第一级欠采样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为第二级欠采样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第二极采样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第二极采样电路的正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五场效应管、第七场效应管以及第八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五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第六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二极采样电路的负控制信号输入端,第六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七场效应管的源极,第七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三运放的负输入端连接,第八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第三运放的正输入端,第八场效应管的漏极接地,第八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之间连接有第三电容,第三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连接第三运放的负输入端,第三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三运放的输出端为第二级欠采样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同惠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同惠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69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