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6955.X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9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荣炮 |
主分类号: | A47J36/16 | 分类号: | A47J36/16;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内锅的技术,尤指一种应用于电子锅、电饭锅或其它需内外锅的烹煮装置,且内锅具有复数容置空间,以供在烹煮一锅米饭时,可同时具有两种以上不同软硬度的米饭,或可使用于同时烹煮两种以上不同种类食物的内锅结构。
背景技术
内外锅式的烹煮器具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一个家庭中通常都有多个烹煮器具,可用来煮饭、煮粥或烹煮各种食材。
传统锅具的结构,主要具有一锅具本体,锅具本体内设有一空间,此空间用来容置一内锅,此内锅与锅具本体分离设计,所以可自锅具本体的空间内取出或置入锅具本体的空间内,内锅是用来容置欲烹煮的米粒及水,在实际使用时,将洗好的米粒以及适量的水一同置入内锅,水量是依照米粒的量而作调整,具体而言水量越少,烹煮后的米饭硬度越硬,反之,水量越多,烹煮后的米饭硬度越软。所以,随着注入水量的多寡,即可得到不同软硬度的米饭,因此使用者可依照自己或家人需求来调整内锅的水量,以符合对米饭软硬度的喜好。
但是,传统锅具的结构都是一个锅具本体搭配一个内锅,而内锅的结构也都是具有一个容置空间,所以在实际使用时,每次只能煮出一锅相同软硬度的米饭,若家庭中有人喜欢较硬的米饭,有人偏好较软的米饭,或者家中有老年人或小孩,必须食用非常软的米饭,则要分多次来烹煮,才能达到各种不同的需求。如此做法不仅麻烦费时,又会浪费能源,不具环保功效。
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能在烹煮一锅米饭时,即可具有多种不同软硬度的米饭,或可于同一时间烹煮两种以上不同食材以节省时间并节能减碳,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内锅结构,能同时烹煮不同软硬度的米饭,或能同时烹煮不同种类食物,以提升锅具的实用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内锅结构,包含一内锅本体以及至少一隔板。内锅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隔板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以将容置空间分隔成复数容置空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内锅本体与隔板为一体成型结构,且隔板分支为复数个,使容置空间至少为二个以上。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内锅本体与隔板为相互分离的结构,且内锅本体的内壁面设有复数定位槽,而隔板的两侧边是穿设定位于定位槽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内锅结构主要是在容置空间内设置至少一隔板,藉此能将容置空间分隔成复数个容置空间,在实际烹煮米饭(或不同食物)时,每个容置空间可注入不同的水量(或放入不同食材),即可同时煮出不同软硬度的米饭(或多种食物),无需多次烹煮即可得到不同软硬度的米饭(或多种食物),以节省烹煮时间及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锅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锅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锅结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锅结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标记列示如下:
1----------------内锅结构
11---------------内锅本体
110--------------容置空间
111--------------第一容置空间
112--------------第二容置空间
113--------------第三容置空间
114--------------定位槽
12---------------隔板
2----------------锅具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
以下参照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以下图式为简化的示意图式,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所以图式中仅例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结构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并非以图示为限,可依实际设计需要作变化,合先叙明。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内锅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及使用状态参考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锅结构1应用于电子锅2,内锅结构1包含有一内锅本体11以及一隔板12。
内锅本体11具有一容置空间110,隔板12设置于容置空间110内,以将容置空间110分隔成第一容置空间111以及第二容置空间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荣炮,未经陈荣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69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