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田碎茬旋耕培土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7335.8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7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文建功;翟文汇;杨立均;刘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建功 |
主分类号: | A01B39/08 | 分类号: | A01B39/08;A01C13/00;A01D82/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宋金鼎 |
地址: | 463100 河南省驻***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田碎茬旋耕 培土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烟田碎茬旋耕培土机。
二、背景技术
烟、麦间作种植已是我国平原地区增加烟农收入的有效途径,而麦收后的及时灭茬培土又是烟叶植模式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为烟、麦间作种植在小麦收获后都有留茬,留在地里的麦茬露在地表,不仅难以腐烂,也影响了下一步中烟叶中耕培土作业质量,目前,国内生产的旋耕培土机全部是针对纯作烟田的,烟麦间作种植模式的烟田只能依靠手工劳作,因其季节性强、劳动强度高、作业量大,使广大烟农和烟叶农场主因缺乏相配套的耕作机械而深感无奈,导致大面积的烟麦间作种植生产效率低,难以推行机械化管理和提高烟叶产量,大大阻碍了其发展,因此,针对烟麦间作种植模式的旋耕培土机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烟田碎茬旋耕培土机,可有效解决现有烟麦间作种植模式劳动强度高、作业量大、效率低、难以机械化管理和提高烟叶产量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实用新型包括机架、传动箱和双面犁,机架前部装有连接架和第一传动箱,第一传动箱前部有动力输入轴,第一传动箱经伸出左右两侧的传动轴与机架左右两侧上的第二传动箱相连,第二传动箱上有置于机架下部的左、右对称的刀轴,两刀轴之间有烟株通道,刀轴上有灭茬旋耕刀,刀轴后部的机架上装有两面犁,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效率高、使用效果好,是烟麦间作种植模式耕培土机上的创新。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传动箱和双面犁,机架1前部装有连接架2和第一传动箱3,第一传动箱3前部有动力输入轴4,第一传动箱3经伸出左右两侧的传动轴5与机架1左右两侧上的第二传动箱6相连,第二传动箱6上有置于机架1下部的左、右对称的刀轴7,两刀轴之间有烟株通道8,刀轴7上有灭茬旋耕刀9,刀轴7后部的机架1上装有两面犁10。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机架1是由钢管焊接或经螺钉连接而成的长方形。
所说的刀轴7和双面犁10之间在机架1上装有转动的挡板11。
所说的传动轴5上装有传动轴保护罩(图中未画出)。
所说的刀轴7上部在机架1上装有刀轴盖板(图中未画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是,经连接架2将机架1固定在四轮机上,第一传动箱3经动力输入轴4与发动机相连,并使烟叶置于烟株通道8内,开动机器,第一传动箱经传动轴5将动力传送给第二传动箱6,第二传动箱6经刀轴7带动灭茬旋耕刀9转动,对烟叶间的麦茬进行粉碎和对土壤进行旋耕,双面犁10利用其两侧的犁面对烟叶进行培土作业,挡板11遮盖旋耕破碎后的土壤,防止尘土过于飞扬。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烟叶种植行距调节烟株通道8和刀轴7的宽度,作业适用范围广,解决了碎茬旋耕培土机对烟麦保护种植模式的适应性,实现栽烟、小麦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带状旋耕、开沟培土—烟株得到保护的生产作业,使用证明,一台机械每天可代替60个手工劳动者,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大大缩短了烟田管理时间,实现小麦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争抢农时,提高收入,使种烟农户每亩就增收300元以上,而且减少了化学肥料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提高烟株的抗倒伏能力,同时有效觖决了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循环。
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效率高、使用效果好,解决了烟麦间作种植模式劳动强度高、作业量大和效率低的问题,集保护烟株、浅耕灭茬、旋耕碎土、中耕除草和开沟培土为一体,是烟麦间作种植模式耕培土机上的创新,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建功,未经文建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73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紧装置
- 下一篇:数控车床后置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