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锤前导程与上顶盖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7965.5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0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何新;乔存娥;郭强;洪玉春;蒋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0 | 分类号: | B21J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吴彦峰 |
地址: | 62170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锤 前导 顶盖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空气锤的前导程和上顶盖进行加固处理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锤是自由锻造机器的一种。有两个汽缸,压缩汽缸将空气压缩,通过分配阀送入工作汽缸,推动活塞连同锤头作上下运动起锤击作用。操作灵活,广泛用于中小型锻件的生产。
电动机通过减速机构和曲柄,连杆带动压缩气缸的压缩活塞上下运动,产生压缩空气。当压缩缸的上下气道与大气相通时,压缩空气不进入工作缸,电机空转,锤头不工作,通过手柄操纵上下旋阀,使压缩空气进入工作气缸的上部或下部,推动工作活塞上下运动,从而带动锤头及上砧的上升或下降,完成各种打击动作。
其工作原理决定了锤头及上砧是在压缩空气的推动下频繁上下往复运动,频率高达60---80次/秒,众所周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样势必会对锤身上端盖和前导程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力。原锤身上端盖和前导程与锤身的连接结构如图2所示,是靠双头螺栓连接,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螺纹变形和磨损,双头螺栓与锤身螺纹盲孔的螺纹精度变差,导致连接不可靠,当然双头螺栓可以更换,也可以更换级别高的,如8.8级、10.9级,甚至是12.9级,可锤身上的螺纹盲孔变形和磨损后无法修复,所以螺纹精度还是较差,而且锤身是铸铁件,极少数是铸钢,因此螺纹连接强度有所不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端盖螺丝松动或是断裂,前导程螺丝极易松动和断裂,一旦前导程螺栓松动,前导程端面的密封就会失效,严重影响机击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锤前导程与上端盖的固定装置,能将上端盖和前导程进行固定防止其松动断裂带来的隐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气锤前导程与上顶盖的固定装置,包括上压板、下压板和拉杆,其中用于压紧上端盖的上压板连接在上端盖的上面,用于压紧前导程的下压板连接在前导程的下面,上压板和下压板通过拉杆连接。
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其优点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设一块上压板和下压板,并且通过拉杆拉紧上下压板,对上端盖和前导程进行加固处理,防止上端盖和前导程由于松动断裂带来的隐患,使前导程和上端盖与锤身的连接更为牢靠。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附图比较以及结合实例的方式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空气锤上端盖与前导程位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是上压板 2是下压板 3是拉杆 4是上端盖5是前导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空气锤前导程与上顶盖的固定装置,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在上端盖4上加设了一块上压板1,在前导程5的下面加设了一块下压板2,然后通过拉杆3将上压板1和下压板2拉紧,使前导程5和上端盖4与锤身的连接更加牢靠。很好的解决了由于上端盖4和前导程5由于松动断裂带来的诸多隐患。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7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数字笔的压力侦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补偿变压器交流稳压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