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盘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7983.3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9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唐小林;黄祖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铁王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 | 分类号: | F16K3/10;F16K3/30;F16K31/6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盘阀在阀体内设有可让流体通过的流体通道,在阀体内还设有阀腔,在流体通道与阀腔连通一端的端口设置有隔板,隔板上只设有与流体通道连通的一阀孔,在阀腔内设有贴合在隔板外侧表面滑动并将阀孔隔断的阀盘,以及带动阀盘来回移动并实现阀孔开、关作用的转轴组件,隔板一般采用贵重的耐磨、蚀金属制成,阀盘在开、关阀孔过程中始终贴合在隔板上,这样的结构存在如下缺点:
阀盘在开关阀孔过程中在隔板外侧表面滑动,由于隔板除有一阀孔外,外侧其余表面为平面,该平面要加工成非常平的平面难度大,费用高,阀盘与隔板较大的表面部位贴合并不理想,使用时物料易进入阀盘与隔板外侧表面之间;同时采用上述隔板造价过高,影响盘阀进一步推广使用。本阀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出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盘阀。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盘阀,包括有阀体,在阀体内设有可让流体通过的流体通道, 在阀体内还设有阀腔,在流体通道与阀腔连通一端的端口设置有硬质合金隔板,硬质合金隔板上设有与流体通道连通的阀孔,在阀腔内设有贴合在硬质合金隔板外侧表面滑动并将阀孔隔断的阀盘,以及带动阀盘来回移动并实现阀孔开、关作用的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上的转轴的上部伸出阀体外部并与一手柄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硬质合金隔板外侧还设有第二孔,第二孔位于阀孔一侧并与阀孔间隔开。
如上所述一种盘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为通孔,第二孔内径小于所述阀盘外径。
如上所述一种盘阀,其特征在于转轴组件还包括有与转轴和阀盘连接的横杆,横杆带动阀盘在阀腔内作弧线滑动,横杆上设有轴,阀盘转动连接在轴上并能绕轴水平转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在流体通道与阀腔连通一端的端口设置有硬质合金隔板,硬质合金隔板上设有与流体通道连通的阀孔和第二孔,第二孔位于阀孔一侧并与阀孔间隔开,由于在生产隔板的第二孔时挖去了一部分硬质合金,采用的硬质合金少了,结构简单、节省材料、生产成本低;2、阀孔和第二孔边缘形成研磨阀盘的切口边,在阀盘来回移动开、关阀孔以及自转时,阀盘在阀腔内作弧线滑动同时阀盘又绕其中心自转,阀孔和第二孔边缘能将吸附在阀盘上的物料刮掉,实现阀盘与阀孔快速、高效地自行研磨配合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硬质合金隔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硬质合金隔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盘阀,包括有阀体1,在阀体1内设有可让流体通过的流体通道2,在阀体1内还设有阀腔3,在流体通道2与阀腔3连通一端的端口设置有硬质合金隔板11,硬质合金隔板11上设有与流体通道2连通的阀孔12,在阀腔3内设有贴合在硬质合金隔板11外侧表面滑动并将阀孔12隔断的阀盘4,以及带动阀盘4来回移动并实现阀孔12开、关作用的转轴组件5,转轴组件5上的转轴51的上部伸出阀体1外部并与一手柄52连接,转轴组件5还包括有与转轴51和阀盘4连接的横杆53,横杆53上设有轴531,阀盘4转动连接在轴531上并能绕轴531水平转动。当要打开盘阀时,转动手柄52,使转轴51跟着转动,转轴51则带动横杆53转动。由于横杆53是以转轴51为轴心转动的,故横杆53则会带动阀盘4在阀腔3内作弧线滑动,使阀盘4远离流体通道2,使流体通道2通畅。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节省硬质合金隔板使用量,本实用新型中,在硬质合金隔板11外侧还设有第二孔13,该第二孔13位于阀孔12一侧并与阀孔12间隔开,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孔13为通孔,第二孔13内径小于所述阀盘4外径。这样在生产硬质合金隔板11的第二孔13时挖去了一部分硬质合金,采用的硬质合金少了;同时阀孔12和第二孔13边缘形成研磨阀盘的多道切口边,在阀盘4来回移动开、 关阀孔12以及阀盘4绕轴531自转时,阀孔12和第二孔13边缘能将吸附在阀盘4上的物料刮掉,实现阀盘4与阀孔12自行快速、高效地研磨配合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铁王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铁王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7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云母纸拖粉装置
- 下一篇:纸浆悬浮液高效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