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8239.5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1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张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痰式 气管 切开 插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诊疗技术领域的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插管主要适用于由喉部炎症、异物、外伤、肿物等所致的喉阻塞,也适用于颅脑损伤、胸部损伤、中毒、昏迷以及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性呼吸困难等的内外科急危重症,医生利用行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切开插管重建气道救治病人。
当行气管切开术使用带气囊的气管切开插管时,会有三个地方的分泌物:一是鼻、口腔内的分泌物,这部分分泌物在行气管切开术之前由专门的吸痰管进行抽吸;二是气囊与肺之间的分泌物,这部分的分泌物在气管切开插管放置好后,由护理人员定时进行抽吸;三是气囊和会咽之间的分泌物,这部分分泌物的排出干净与否直接影响人体呼吸机能恢复的快慢。
在行气管切开术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气囊与会咽之间的分泌物,由于病人的上呼吸道功能微弱,有些病人甚至完全丧失了上呼吸道功能,吸入的气体没有经过鼻孔过滤湿化、调温的过程,以致气道分泌物粘稠,不易抽吸,不能及时排出,这样,分泌物长时间留置,则容易形成痰痂,增加病人病菌感染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行气管切开术的过程中,可以抽吸气囊与会咽之间分泌物的气管切开插管。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包括弧形的插管体、置于所述插管体内部的插管芯,环绕在所述插管体末端外周的气囊、气囊管、与所述气囊管一端连接的气囊管接头、插管体接头,所述插管芯一端与所述插管体接头连接,还包括一吸痰管,所述吸痰管附设于所述插管体外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痰管一端管口与一吸痰管接头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吸痰管另一端管口靠近气囊在插管体上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基于传统的气管切开插管,在插管体外弧壁上设置了吸痰管,这样,在行气管切开术中,可以通过吸痰管吸出气囊与会咽之间的分泌物,避免形成痰痂,减少病人细菌感染的机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包括弧形的插管体3、置于插管体3内部的插管芯1、环绕在插管体3末端外周的气囊4、气囊管5、与气囊管5一端连接的气囊管接头6、插管体接头2,插管芯1一端与插管体接头2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吸痰管7,吸痰管7附设在插管体3外弧度外壁上。本实用新型基于传统气管切开插管的基础,在插管体3外弧形外壁上增设了吸痰管7,这样,在行气管切开术中,可以通过吸痰管7吸出气囊4与会咽之间的分泌物,避免形成痰痂,避免病人细菌感染。
进一步地,吸痰管7的一端管口与一吸痰管接头8连接,可以通过吸痰管接头8与吸痰设备相连接,更高效的吸出气囊4与会咽之间的分泌物。
更进一步地,吸痰管7的另一端管口靠近气囊4在插管体3上的位置,由于重力的作用,气囊4与会咽之间的分泌物,大多都积聚在插管体3外弧壁的气囊4处,因此,吸痰管7的另一端管口靠近气囊4,便于吸出该处的分泌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82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劈裂式脑室腹腔分流鞘卡
- 下一篇:输液自动封闭止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