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七辊矫直机的吸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8316.7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2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幸福堂;陈增锋;陈旺生;朱丽伟;陶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5/04 | 分类号: | B08B5/04;B21D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矫直机 吸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七辊矫直机的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酸洗机组头部,带钢经过七辊矫直机时因挤压、弯折而产生大量的氧化铁粉。为消除污染,传统的做法是在带钢的上表面设置固定的吸尘罩,但由于吸尘罩吸口端面距离带钢表面很近,当带钢的头部和尾部经过吸尘罩时,在带钢的翘头和扫尾作用力下,吸尘罩容易被打坏。
针对吸尘罩容易被打坏的现象,目前采取的改进措施是:抬高吸尘罩使其距离带钢表面一定空间。这样虽避免了吸尘罩被打坏的现象出现,但是由于距离吸尘点较远,从而使吸尘效果明显降低;即使再对吸尘罩增加保护设施,但保护设施使用一段时间后也易被打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尘效果好、安全可靠和使用寿命长的用于七辊矫直机的吸尘装置。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吸尘罩位于七辊矫直机的钢带出口的同侧上方,在吸尘罩上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左滑道和右滑动,左滑道装有左活动滑轮,右滑道内装有右活动滑轮,左活动滑轮的轴和右活动滑轮的轴分别与下法兰盘固定联接,吸尘罩的上端与下法兰盘固定联接;风管的出风口与上法兰盘固定联接,软性风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对应联接。
七辊矫直机上设有第一吊耳,左滑道的上端设有第一固定滑轮,下法兰盘的上平面设有第二吊耳,上法兰盘的上平面设有第二固定滑轮。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吊耳上,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滑轮和第二固定滑轮固定在第二吊耳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七辊矫直机联动,当七辊矫直机的上辊压下时,通过钢丝绳的拉动,吸尘罩垂直升起;当七辊矫直机的上辊抬起时,通过钢丝绳的传动,吸尘罩在其重力作用下垂直下降。由于在风管和吸尘罩之间采用了柔性风管,吸尘罩能随七辊矫直机的上辊压下或抬起而上升或下降。
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当带钢的头部和尾部经过吸尘罩时而在其翘头和扫尾作用力下吸尘罩易被打坏的问题,而且还保证了吸尘罩的最佳吸尘效果,有效地延长了吸尘罩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用于七辊矫直机的吸尘装置。如图1所示:吸尘罩14位于七辊矫直机16的右上方,即钢带15出口的同侧上方;在吸尘罩14上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左滑道4和右滑动11,左滑道4装有左活动滑轮3,右滑道11内装有右活动滑轮12,左活动滑轮3的轴和右活动滑轮12的轴分别与下法兰盘13固定联接,吸尘罩14的上端与下法兰盘13固定联接。风管7的出风口与上法兰盘8固定联接,软性风管9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法兰盘8和下法兰盘13对应联接。
七辊矫直机16上设有第一吊耳1,左滑道4的上端设有第一固定滑轮5,下法兰盘13的上平面设有第二吊耳10,上法兰盘8的上平面设有第二固定滑轮6。钢丝绳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吊耳1上,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滑轮5和第二固定滑轮6固定在第二吊耳10上。
本装置与七辊矫直机联动,当七辊矫直机的上辊压下时,通过钢丝绳2的拉动,吸尘罩14垂直升起;当七辊矫直机的上辊抬起时,通过钢丝绳2的传动,吸尘罩14在其重力作用下垂直下降。由于在风管7和吸尘罩14之间采用了柔性风管9,吸尘罩14能随七辊矫直机的上辊压下或抬起而上升或下降。
本装置不仅解决了当带钢15的头部和尾部经过吸尘罩14时而在其翘头和扫尾作用力下吸尘罩14易被打坏的问题,而且还保证了吸尘罩14的最佳吸尘效果,有效地延长了吸尘罩14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83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变通道超细晶铜铝线材的装置
- 下一篇:粮食加工用循环风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