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刀具预调仪用标准棒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8452.6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0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陆庆年;彭惊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仁信精密量仪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B11/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具 预调仪用 标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预调仪,具体涉及刀具预调仪用标准棒。
背景技术
刀具预调仪是一台专门的测量机器,可以实现在机床生产线外(离线测量)对精密加工设备的刀具进行检测和预调,可快速测量出刀具的各种参数,并打印出来,再把测量出来的参数输入到数控机床上的计算机系统,对刀具进行统一调校,以保证机床加工的精确度。而要对刀具进行检测和预调就必须先用到标准棒进行校准。即先将标准棒放在刀具预调仪上的棒座孔内,使其所成的图像被放大投影到投影屏上,然后记录下一个标准值(高度或直径),然后再将被测刀具在投影屏上的投影成像进行比对,以测量被测刀具的形状和尺寸。
目前常用的标准棒如图1、图2所示,由锥台体1和棒体2一体成型构成,该棒体2为圆柱形,其端部为平面。该标准棒虽然已经使用多年,但实践证明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该标准棒在刀具预调仪上校准时,由于顶端的成像面为圆弧面,使其在投影成像过程中成像焦距不同,故放大投影在投影屏上的成像不清晰,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准确的读取标准棒的高度值,即无法确定高度标准值,从而使得在刀具检测过程中,无法准确测量刀具的刀杆长度。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实用新型着重研究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刀具预调仪用标准棒,其目的主要是解决现有标准棒棒体顶端成像面为圆弧面,投影成像不清楚,无法准确读取标准棒高度标准值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刀具预调仪用标准棒,由锥台体和棒体一体成型构成,所述棒体的顶端沿直径方向上设有凸台。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凸台与标准棒棒体一体成型。
2、上述方案中,所述凸台的表面为平面,并与标准棒棒体垂直。
3、上述方案中,所述凸台为两段,布置在沿棒体顶端直径方向的两端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标准棒棒体的顶端沿直径方向上设有凸台,在投影成像时,棒体顶端的成像面为一平面,其投影焦距一致,使得投影到显示屏上的成像清晰,工作人员可以准确的读出标准棒的高度值,设定标准值,利于在刀具预调仪上使用,便于工作人员对刀具的刀杆长度进行测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标准棒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左视图。
以上附图中:1、锥台体;2、棒体;3、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3、图4所示,一种刀具预调仪用标准棒,由锥台体1和棒体2一体成型构成,所述棒体2的端部沿直径方向上设有凸台3,该凸台3与标准棒棒体2一体成型。该凸台3的表面为平面,并与标准棒棒体2垂直。所述凸台3为两段,布置在沿棒体2顶端直径方向的两端上。
由于在标准棒棒体2的顶端沿直径方向上设有凸台3,在投影成像时,棒体2顶端的成像面为一平面,其投影焦距一致,使得投影到显示屏上的成像清晰,工作人员可以准确的读出标准棒的高度值,设定标准值,利于在刀具预调仪上使用,便于工作人员对刀具的刀杆长度进行测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仁信精密量仪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仁信精密量仪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84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坐标测量仪的检测头安装座
- 下一篇:离线带钢急峻度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