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缸柴油机机体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8755.8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4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叶义;鲍志超;庄龙平;窦玉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潍柴华丰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F02F1/16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纪辰 |
地址: | 26104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机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机机体。
背景技术
柴油机的主油道布置在机体左侧(从飞轮端看),喷油泵、机油滤清器位于该侧。推杆室、发电机、启动电机、等布置在机体右侧。机体上部装有湿式气缸套,为保证有足够的压紧度,其上端高出机体顶面0.05~0.12mm。机体下部的主轴承采用全支撑式。主轴承盖横向由机体两侧面止口定位,并与机体组合加工,不能互换。
通过改变柴油机的缸径来提高柴油机的功率,大部分零部件可以通用,成本较低,工艺简单。柴油机机体作为连接柴油机其它零部件的本体,在柴油机整体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设计一满足柴油机的强度要求、保证柴油机可靠工作和具有长的使用寿命的机体是本技术领域的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柴油机的强度要求、保证柴油机可靠工作和具有长的使用寿命的双缸柴油机机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双缸柴油机机体,包括依次排列在缸盖本体上的两对进、排气气缸孔,所述气缸孔之间的缸心距为127±1mm,所述机体气缸孔支撑肩部位的直径为φ125±1mm;所述机体气缸孔上腰带部位的直径为φ119±1mm;所述机体气缸孔下腰带部位的直径为φ117±1mm;所述机体气缸孔缸套冷却水腔部位的直径为φ133±1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体气缸孔支撑肩部位的直径为φ125mm;所述机体气缸孔上腰带部位的直径为φ119mm;所述机体气缸孔下腰带部位的直径为φ117mm;所述机体气缸孔缸套冷却水腔部位的直径为φ133m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缸柴油机机体,包括依次排列在缸盖本体上的两对进、排气气缸孔,所述气缸孔之间的缸心距为127±1mm,所述机体气缸孔支撑肩部位的直径为φ125±1mm;所述机体气缸孔上腰带部位的直径为φ119±1mm;所述机体气缸孔下腰带部位的直径为φ117±1mm;所述机体气缸孔缸套冷却水腔部位的直径为φ133±1mm;在强度达到极限的情况下,经过支撑肩部位、上腰带部位、下腰带部位、缸套冷却水腔部位及曲轴箱部位等主要部位的优化,达到了增大缸径、提高机体的刚度、增加功率,降低噪声,扩大配套范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1000小时型式实验的检验证明,本技术方案结构合理,提高了柴油机的输出功率,噪声较低,而且柴油机的冷却效果较好,柴油机整体强度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附图所示,实施例一:双缸柴油机机体,包括依次排列在缸盖本体上的两对进、排气气缸孔,所述气缸孔之间的缸心距D为127mm,所述机体气缸孔支撑肩部位的直径D1为φ125mm;机体气缸孔上腰带部位的直径D2为φ119mm;机体气缸孔下腰带部位的直径D3为φ117mm;机体气缸孔缸套冷却水腔部位的直径D4为φ133mm;机体气缸孔缸套冷却水腔部位的直径D4为φ133±1mm。为保证机体与缸套之间具有足够的冷却水通过空间,该尺寸可以通过刀具对机体本体进行修整后达到。
实施例二:双缸柴油机机体,包括依次排列在缸盖本体上的两对进、排气气缸孔,所述气缸孔之间的缸心距D为127.2mm,所述机体气缸孔支撑肩部位的直径D1为φ125.5mm;机体气缸孔上腰带部位的直径D2为φ120mm;机体气缸孔下腰带部位的直径D3为φ117.5mm;机体气缸孔缸套冷却水腔部位的直径D4为φ133.5mm。
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尺寸具有公差,其公差的范围符合国家标准《GB/T1804-1992》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的规定。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圆形同样具有形位公差,其公差的范围符合国家标准《GB/T1184-1996》形位公差未注公差值的规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潍柴华丰动力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潍柴华丰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87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 下一篇:锻出齿形的斜齿、螺旋齿圆柱齿轮精锻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