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助受理具有二维图码信息票据的柜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9165.7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5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朱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11/00 | 分类号: | G07D11/00;G07D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李贺香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助 受理 具有 二维 信息 票据 柜员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银行自助受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助受理具有二维图码信息票据的自助柜员机。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票据的自助受理,需要对票据上的防伪信息进行采集、辨别,现有技术是将辨别的工作安装在后台,这样会带来一定的问题,比如说当有人在柜员机上使用非票据,根本就不存在防伪信息的情况下,柜员机仍需和后台通信,造成反应的迟钝及通讯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本地实现防伪信息辨别的自助受理具有二维图码信息票据的自助柜员机。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自助受理具有二维图码信息票据的柜员机,包括:
前台应用模块:所述前台应用模块包括与客户互动的触摸屏、记录用户操作的视频监控设备、打印回单的打印装置及完成票据的吸入和退回票据的双向进纸器;
采集票据影像的票据影像采集模块;
将所述前台应用模块接收的票据信息和所述票据影像采集模块采集的票据影像发送至银行后台的后台通讯模块;
接收银行后台返回信息的后台应用模块;
对所述票据自动柜员机的上述各个模块进行控制的主机模块,其与上述各个模块相连接;
所述的主机模块包括用于提取票据上的二维图码信息的防伪信息处理模块。
优选的,所述的前台应用模块还包括身份识别模块。
优选的,所述的票据影像采集模块中影像采集设备为扫描仪或者工业相机。更优选的,所述的工业相机为CCD或CMOS工业相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自助受理具有二维图码信息票据的柜员机,能够在本地对二维图码的真伪 进行辨别,反应速度快,避免了集中发往银行后台处理造成的通讯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助受理具有二维图码信息票据的柜员机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自助受理具有二维图码信息票据的柜员机的结构框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助受理具有二维图码信息票据的柜员机的结构及其操作过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附图1,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助受理具有二维图码信息票据的柜员机包括前台应用模块、票据影像采集模块、防伪信息处理模块、后台通讯模块、后台应用模块以及主机模块,所述前台应用模块包括触摸屏、双向进纸器、视频监控设备、打印装置、身份证识别模块,所述主机模块与上述其他个模块相连接。为了实现功能,在银行端还有一种嵌入银行后台的集中处理机配合完成功能。所述自助受理具有二维图码信息票据的柜员机的自助柜员机的各个模块与所述集中处理机的相对应的模块协作完成票据的自助受理。所述集中处理机包括下述组成部分。
(1)通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票据自动柜员机发送的票据信息和二维图码信息,以及将识别后的票据信息、识别结果、发起业务流程结果返送给票据自动柜员机
(2)二维图码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二维图码信息与预存在银行后台的解密后的标准二维图码信息进行比对。
(3)工作流程模块,用于校验是否为同一个票据自动柜员机,发起业务流程。
客户将票据插入本实用新型的自助柜员机的进票口,柜员机通过双向进纸器将票据吸入。柜员机通过触摸显示屏来提示客户输入票据信息:票据类型、付款人开户行、收款人开户行等。如果柜员机识别客户为个人,则提示客户进行身份证扫描。客户通过身份证识别模块输入身份证信息。如果个人信息核实不一致,则将票据退回给客户;如果柜员机在核实身份证信息正确,则进行下一步处理。同时,视频监控设备开始全程记录该办理人员的操作动作。
所述自动柜员机通过扫描仪来对票据进行票据影像的采集,并请求客户确认所扫描的票据影像,如果客户满意,则将采集的票据影像发送到主机模块中的防伪信息处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91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