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装饰复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9683.9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6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士创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F13/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梁朝玉 |
地址: | 2017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装饰 复合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面保温装饰复合板,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置了砂浆粘接点定位装置的墙面保温装饰复合板。
背景技术
保温装饰复合板的出现,既满足了建筑物保温节能的需要也满足了建筑物美观的需要,在保温节能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建筑物墙体外立面装饰系统的质量,而且易于安装、显著缩短了建设工期,并具有较低的综合使用维修成本,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保温装饰复合板都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目前的保温装饰复合板普遍为层状结构,因而安装时具有普遍的缺陷。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施工时保温装饰复合板与墙体的粘接面积大小不易保证,以及粘接点无任何规律从而造成粘接砂浆的分布不均匀等,造成保温装饰复合板与墙体结合不紧密,牢固性不强,容易脱落,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因砂浆粘接点无任何规律,造成粘接施工的随意性很大,导致整个墙面上不同的保温装饰板的粘接牢固性不同,不利于整个建筑物的质量控制和规范施工作业。
因此,需要对复合板与墙体粘接面的结构进行改进,不仅要提高保温装饰复合板与墙体的粘接强度、提高安全性,而且要便于施工和质量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施工时保温装饰复合板与墙体的粘接面积大小不易保证、粘接点无任何规律分布不均匀,导致结合不紧密,容易脱落,施工随意性大,质量不易控制等缺陷,给出了一种保温装饰复合板,包括装饰面层和保温层,所述装饰面层和所述保温层的一面通过胶粘方式或者模具浇注方式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温层的另一面上设置有砂浆粘接点定位装置。
进一步,在所述保温层的所述另一面上粘接一底板层,在所述底板层的另一面上设置所述砂浆粘接点定位装置。
优选地,所述砂浆粘接点定位装置为在所述保温层或者所述底板层所述另一面上设置的两个以上的凹槽或者凸起。
所述的凹槽或者凸起为圆形、圆环形或者多边形。
所述的凹槽是通过镂刻或者预成型方式设置的,所述的凸起是通过喷印或者贴标签方式设置的。
所述的两个以上的凹槽或者凸起的总面积占所述保温层或者所述底板层的所述另一面总面积的15%以上。
所述的两个以上的凹槽或者凸起在所述保温层或者所述底板层的所述另一面上均匀设置。
所述的保温层为发泡聚苯板(EPS板)、挤塑聚苯板(XPS板)、聚氨酯发泡板、酚醛保温板或者无机保温板。
所述的装饰面层为水泥板、硅酸钙板、金属板、铝塑板、人造石材板、天然石材、陶瓷板、木板或玻璃。
所述的底板层为无机板、有机板或者木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装饰复合板,因设置有砂浆粘接点定位装置,使得施工时只要将砂浆填入所述凹槽内或者涂覆在上所述凸起上即可,从而保证墙体和保温装饰复合板的粘接面积达到要求,大大提高保温装饰复合板与墙体的粘接力,并可以规范施工作业,从而平衡各砂浆粘接点之间的承载力,控制施工质量和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砂浆粘接点定位装置的保温装饰复合板的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中,所述的保温装饰复合板,包括带装饰面的无机板装饰面层1,发泡聚氨酯制作的保温层2,所述装饰面层1和保温层2,通过模具浇注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即在模具内预先放置面板层1然后在面板层1上浇注聚氨酯发泡材料,浇注完成后合上模具,待发泡聚氨酯材料交联固化成型后,打开模具,取出复合板即可;则所述装饰面层1和所述聚氨酯发泡板保温层2紧密地复合在一起,再在所述保温层2的另一面上设置砂浆粘接点定位装置4,所述的砂浆粘接点定位装置4为十一个圆形的凹槽,并交叉地均匀设置,该十一个凹槽4可以在保温层2的另一面上镂刻出,也可以在上述浇注保温层2时在模具上开模,一起浇注成型,并根据保温层2另一面面积的大小来确定所述圆形凹槽4的大小,使得全部凹槽4的总面积之和不低于凹槽所在保温层面总面积的15%,本实施例约为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士创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士创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96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