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机舱前纵梁的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9964.4 | 申请日: | 201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7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茂益;阮嵩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7109 浙江省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机舱 前纵梁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连接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汽车机舱前纵梁的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机舱前纵梁一般是用板材冲制成横截面为“Ω”型的结构,以便于安装汽车配件,其不足之处在于:该结构的汽车机舱前纵梁缓冲性能不好,汽车的前部受到撞击后直接通过该前纵梁向后传力,引起整车震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减震性能的汽车机舱前纵梁的结构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汽车机舱前纵梁的结构改良,在横截面为“Ω”型的汽车机舱前纵梁的前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向内凹的C型缓冲槽,C型缓冲槽形成的平面与汽车机舱前纵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上述的缓冲槽设置在“Ω”型横截面的中部和上部上。
上述的缓冲槽的壁厚与汽车机舱前纵梁的壁厚相同。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汽车机舱前纵梁的前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向内凹的C型缓冲槽,当汽车的前部受到撞击后,C型缓冲槽会发生弹性变形,进而吸收部分的振动能,也就减少了震动的向后传播,改善了由于碰撞给人体及车来车辆带来的危害;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减震效果好,适宜在同类车辆上改装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到汽车机舱上的立体示意图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
汽车机舱前纵梁的结构改良,在横截面为“Ω”型的汽车机舱前纵梁10的前部的外表面101上设置有一向内凹的C型缓冲槽20,C型缓冲槽20形成的平面与汽车机舱前纵梁1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上述的缓冲槽10设置在“Ω”型横截面的中部和上部上,即设置在横截面的“Ω”型的”C”部分上。
上述的缓冲槽20的壁厚与汽车机舱前纵梁10的壁厚相同。
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汽车机舱斜梁30上的立体示意图局部,当汽车的前部受到撞击后,C型缓冲槽20发生弹性变形并吸收部分振动能后,再将其余的震动通过汽车机舱斜梁30向后传播,改善了由于碰撞给人体及车来车辆带来的危害。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99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中式车身控制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智能喂料系统